本文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 第6-7页 |
本文主要仪器说明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序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7-21页 |
1.1 舞花姜药材的来源及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1.1 舞花姜药材的来源 | 第17页 |
1.2 舞花姜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性状和显微鉴别 | 第17-18页 |
1.2.2 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 | 第18页 |
1.2.3 种子的解剖学研究 | 第18-19页 |
1.2.4 生长习性 | 第19页 |
1.2.5 繁殖栽培 | 第19页 |
1.2.6 舞花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9-20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舞花姜根、茎、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 第21-27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21-22页 |
2.2.2 GC-MS分析条件 | 第2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2.4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舞花姜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7-47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3.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27-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3.2.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8-29页 |
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页 |
3.2.5 显色条件的优化 | 第29页 |
3.2.6 舞花姜根总皂苷含量计算 | 第29-30页 |
3.2.7 舞花姜药材中总皂苷的提取前处理方法流程: | 第30页 |
3.2.8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3.2.9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10 舞花姜根总皂苷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2-33页 |
3.2.11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3.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3.3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3.4 方法学考察 | 第41-43页 |
3.4.1 精密度考察 | 第41页 |
3.4.2 稳定性考察 | 第41-42页 |
3.4.3 重复性考察 | 第42页 |
3.4.4 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42-43页 |
3.4.5 不同产地舞花姜根总皂苷含量测定 | 第43页 |
3.5 舞花姜根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3-45页 |
3.5.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3-44页 |
3.5.2 不同产地舞花姜根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4页 |
3.5.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3.5.4 不同产地舞花姜根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45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舞花姜的指纹图谱研究 | 第47-60页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4.1.2 试剂与材料 | 第47-48页 |
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4.3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48-50页 |
4.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8页 |
4.3.2 流动性的选择 | 第48-49页 |
4.3.3 色谱柱的选择 | 第49页 |
4.3.4 流速的选择 | 第49-50页 |
4.3.5 柱温的选择 | 第50页 |
4.3.6 色谱及检测条件的确定 | 第50页 |
4.4 舞花姜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50-53页 |
4.4.1 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50-51页 |
4.4.2 提取溶剂考察 | 第51页 |
4.4.3 药材粒度考察 | 第51-52页 |
4.4.4 料液比考察 | 第52页 |
4.4.5 超声时间考察 | 第52-53页 |
4.4.6 提取次数考察 | 第53页 |
4.5 方法学考察 | 第53-55页 |
4.5.1 精密度考察 | 第54页 |
4.5.2 稳定性考察 | 第54-55页 |
4.5.3 重复性考察 | 第55页 |
4.6 舞花姜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55-59页 |
4.6.1 舞花姜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第55-57页 |
4.6.2 舞花姜药材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第57-59页 |
4.7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舞花姜提取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 第60-70页 |
5.1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0页 |
5.1.1 活性选择理由 | 第60页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0-61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1页 |
5.2.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5.3.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方法 | 第61-62页 |
5.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方法 | 第62页 |
5.3.3 统计分析 | 第62页 |
5.3.4 结果与讨论 | 第62-63页 |
5.4 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63-66页 |
5.4.1 活性选择理由 | 第63-64页 |
5.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4页 |
5.4.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4-65页 |
5.4.4 试验方法 | 第65页 |
5.4.5 统计分析 | 第65-66页 |
5.4.6 结果与讨论 | 第66页 |
5.5 α-淀粉酶抑制活性研究 | 第66-69页 |
5.5.1 活性选择的理由 | 第66-67页 |
5.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7页 |
5.5.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7-68页 |
5.5.4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5.5.5 统计分析 | 第68页 |
5.5.6 结果与讨论 | 第68-69页 |
5.6 总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舞花姜质量标准研究 | 第70-116页 |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0页 |
6.1.1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6.1.2 试剂和材料 | 第70页 |
6.2 舞花姜药材的真伪鉴别 | 第70-74页 |
6.2.1 性状鉴别 | 第70-71页 |
6.2.2 显微鉴别 | 第71-73页 |
6.2.3 薄层色谱鉴别 | 第73-74页 |
6.3 舞花姜的常规项检查 | 第74-87页 |
6.3.1 水分 | 第75-76页 |
6.3.2 总灰分的检查标准研究 | 第76-77页 |
6.3.3 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标准研究 | 第77-78页 |
6.3.4 浸出物的检查标准研究 | 第78页 |
6.3.5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 第78-80页 |
6.3.6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 第80-82页 |
6.3.7 铅镉汞砷铜重金属 | 第82-84页 |
6.3.8 农药残留 | 第84-85页 |
6.3.9 小结 | 第85-87页 |
6.4 舞花姜质量标准草案 | 第87-90页 |
6.5 舞花姜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第90-114页 |
6.6 全文结论 | 第114-115页 |
6.7 创新点 | 第115页 |
6.8 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1页 |
附录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附图与附表 | 第123-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