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液晶调制的干涉型高光谱偏振成像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干涉型成像光谱偏振仪的理论基础第18-27页
    2.1 基于液晶调制的干涉型光谱偏振成像方案第18-19页
    2.2 偏振光谱的Stokes矢量表述第19-21页
    2.3 干涉型光谱偏振成像仪的调制与解调机理第21-24页
    2.4 四倍率采样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FLC偏振态分析器的设计第27-48页
    3.1 Stokes测量矩阵第27-34页
        3.1.1 Stokes测量矩阵的计算第27-29页
        3.1.2 FLC工作方式第29-30页
        3.1.3 探测器数据采集同步控制第30-32页
        3.1.4 快轴方位角度的优化第32-34页
    3.2 优化的评价准则第34-36页
        3.2.1 优化原理第34-35页
        3.2.2 评价准则的比较与计算第35-36页
    3.3 全局优化遗传算法第36-40页
        3.3.1 宽波段遗传优化原理第36-38页
        3.3.2 遗传算法的流程及参数设置第38-40页
    3.4 优化设计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4.1 FLC和相位延迟器参数的标定第40-42页
        3.4.2 相位延迟器的组合形式与优化结果第42-44页
        3.4.3 CN与EWV评价下的优化结果第44-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双折射干涉器的设计第48-55页
    4.1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双折射干涉器第48-50页
    4.2 Wollaston棱镜和角锥反射体的结构参数第50-51页
    4.3 非线性光程差分布第51-53页
    4.4 光谱与偏振信息的复原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光谱偏振成像实验与分析第55-72页
    5.1 偏振调制组件装调与系统集成第55-59页
        5.1.1 基于最大光强值的快轴校准装调方法第55-56页
        5.1.2 实验系统设计指标与装调集成第56-59页
    5.2 光谱偏振成像验证实验第59-66页
        5.2.1 波数采样间隔标定第59-60页
        5.2.2 室内目标成像验证实验与分析第60-65页
        5.2.3 外场实验与分析第65-66页
    5.3 实验系统的误差来源与分析第66-71页
        5.3.1 系统装调误差第66-67页
        5.3.2 相位延迟量测量误差第67-69页
        5.3.3 偏振光谱测量误差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2-75页
    6.1 主要研究内容第72-73页
    6.2 创新点第73-74页
    6.3 待解决的问题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附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目标跟踪的抗遮挡算法研究
下一篇:机器视觉口服液瓶外观的缺陷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