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多参数功能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氩氦冷冻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4页
前言第14-18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7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7-18页
一、多参数功能MRI定量评估前列腺癌第18-44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8-23页
        1.1.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1.2 MRI检查前准备第19页
        1.1.3 MR检查设备及方法第19-20页
        1.1.4 图像处理及方法第20-21页
        1.1.5 病理学分析第21页
        1.1.6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第21-22页
        1.1.7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2-23页
    1.2 结果第23-35页
        1.2.1 患者基本临床情况及术后病理第23页
        1.2.2 常规T1WIT2WI表现第23页
        1.2.3 DCE-MRI表现第23-24页
        1.2.4 IVIM表现及定量参数值分析第24-33页
        1.2.5 IVIM多参数定量值最佳诊断效能分析第33-34页
        1.2.6 分析各参数值与tPSA的相关性及不同级别前列腺癌中各参数值的差异第34-35页
    1.3 讨论第35-43页
        1.3.1 前列腺癌多参数MRI应用现状第35-37页
        1.3.2 IVIM与DWI的关系第37-39页
        1.3.3 b值的选择第39页
        1.3.4 IVIM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第39-41页
        1.3.5 IVIM与DCE-MRI相关性第41-42页
        1.3.6 IVIM直方图分析在前列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第42页
        1.3.7 不足与展望第42-43页
    1.4 小结第43-44页
二、多参数MRI在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随访中的应用第44-66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44-47页
        2.1.1 研究对象第44页
        2.1.2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手术方法第44-45页
        2.1.3 前列腺MRI检查前准备第45页
        2.1.4 MRI检查设备及检查方法第45-46页
        2.1.5 MRI图像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第46-47页
    2.2 结果第47-56页
        2.2.1 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后病理第47页
        2.2.2 氩氦冷冻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变化第47页
        2.2.3 氩氦冷冻治疗后前列腺局部信号变化第47-50页
        2.2.4 尿道、直肠、肛提肌、闭孔内肌的变化第50页
        2.2.5 残余及复发肿瘤的MRI表现第50-56页
    2.3 讨论第56-64页
        2.3.1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发展与现状第56-57页
        2.3.2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随访的现状第57-58页
        2.3.3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病理生理基础第58-59页
        2.3.4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冷冻局部及周边的常规MRI表现及形成机制第59-60页
        2.3.5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功能MRI成像序列表现及形成机制..第60-62页
        2.3.6 前列腺癌氩氦冷冻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功能MRI评价第62-64页
        2.3.7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4页
    2.4 小结第64-66页
全文结论第66-67页
论文创新点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8-79页
综述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治疗后评估中的应用第79-98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89-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个人简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伴侣grp94促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下一篇:肝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