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数据传输系统中电源站设计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地球物理勘探简介 | 第15-16页 |
1.1.1 地震勘探法 | 第15页 |
1.1.2 瞬变电磁法 | 第15-16页 |
1.2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数据传输系统介绍 | 第16-21页 |
1.2.1 数据传输系统结构 | 第17-18页 |
1.2.2 采集站简介 | 第18-19页 |
1.2.3 电源站简介 | 第19-20页 |
1.2.4 交叉站简介 | 第20-21页 |
1.2.5 主机简介 | 第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电源站设计背景及实现基础 | 第23-31页 |
2.1 电源站设计背景 | 第23页 |
2.2 电源站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2.2.1 电源站硬件平台与结构 | 第23-26页 |
2.3 电源站的新功能需求 | 第26-31页 |
2.3.1 数据率要求 | 第26-27页 |
2.3.2 管理能力要求 | 第27-28页 |
2.3.3 系统可靠要求 | 第28-29页 |
2.3.4 低功耗要求 | 第29页 |
2.3.5 离线存储功能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电源站需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47页 |
3.1 数据传输方案 | 第31-32页 |
3.2 采集站管理方案 | 第32-36页 |
3.2.1 采集站链命令交互 | 第32-33页 |
3.2.2 采集站链时钟同步 | 第33-36页 |
3.3 系统可靠性功能 | 第36-39页 |
3.3.1 链路监测 | 第36-37页 |
3.3.2 下级新站体地址分配 | 第37-39页 |
3.3.3 电量报警和命令重启 | 第39页 |
3.4 低功耗功能 | 第39-42页 |
3.4.1 进入低功耗模式 | 第40页 |
3.4.2 低功耗模式的唤醒 | 第40-42页 |
3.5 中继站功能 | 第42-43页 |
3.6 GPS模块AGPS功能 | 第43-44页 |
3.7 离线存储功能 | 第44页 |
3.8 电源站硬件电路设计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测试与分析 | 第47-59页 |
4.1 传输数据率测试 | 第47-50页 |
4.1.1 百兆以太网的传输性能 | 第47-49页 |
4.1.2 四条LVDS链路数据传输测试 | 第49-50页 |
4.2 电源站最大管理能力 | 第50-54页 |
4.2.1 最大管理采集站数目 | 第50-51页 |
4.2.2 时钟同步性能 | 第51-54页 |
4.3 电源站低功耗唤醒方案测试 | 第54-55页 |
4.4 野外试验 | 第55-59页 |
4.4.1 野外连接拓扑图 | 第55-56页 |
4.4.2 数据传输工作流程 | 第56-57页 |
4.4.3 测试结果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结果 | 第59页 |
5.2 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附录A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