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油菜自交不亲和反应相关基因MLPK和ARC1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语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9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8页
        1.2.1 自交不亲和概述第13-15页
        1.2.2 自交不亲和识别因子的发现及其功能第15-19页
        1.2.3 芸薹属ARC1的发现及其功能第19-21页
        1.2.4 芸薹属MLPK的发现及其功能第21-22页
        1.2.5 ARC1与MLPK之间的互作研究第22-23页
        1.2.6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其它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第23-25页
        1.2.7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反应第25-27页
        1.2.8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细胞学反应第27-28页
    1.3 研究目的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9页
        2.1.1 植物材料第29页
        2.1.2 载体和菌株第29页
    2.2 研究方法第29-40页
        2.2.1 序列比对和分析第29页
        2.2.2 转录本分析第29-30页
        2.2.3 进化树分析第30页
        2.2.4 CTAB法提取油菜DNA第30-31页
        2.2.5 片段扩增、TA克隆及测序第31-32页
        2.2.6 构建载体及载体扩增第32-35页
        2.2.7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35-36页
        2.2.8 转基因植株种植及阳性鉴定第36-37页
        2.2.9 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第37-38页
        2.2.10 油菜RNA提取和反转录第38-39页
        2.2.11 表达量检测第39-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67页
    3.1 甘蓝型油菜BnMLPK和BnARC1拷贝数分析第40-41页
    3.2 BnMLPK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1-47页
        3.2.1 BnMLPK的克隆第41-42页
        3.2.2 BnMLPK转录本分析第42-46页
        3.2.3 BnMLPK进化树分析第46-47页
    3.3 BnARC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7-50页
        3.3.1 BnARC1的扩增第47页
        3.3.2 BnARC1序列分析第47-48页
        3.3.3 BnARC1进化树分析第48-50页
    3.4 BnMLPK和BnARC1表达模式和遗传转化分析第50-55页
        3.4.1 BnMLPK和BnARC1的表达模式分析第50-52页
        3.4.2 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第52-53页
        3.4.3 阳性植株鉴定结果第53-55页
    3.5 表型考察结果及分析结果第55-67页
        3.5.1 BnMLPK是甘蓝型油菜柱头端自交不亲和因子第55-59页
        3.5.2 RNA干涉BnMLPK可部分打破自交不亲和反应第59-61页
        3.5.3 BnMLPK影响自交不亲和相关因子的表达量第61-62页
        3.5.4 CRISPR编辑BnARC1没有打破甘蓝型油菜“S-70”自交不亲和第62-65页
        3.5.5 RNA干涉BnARC1部分打破自交不亲和反应第65页
        3.5.6 BnARC1对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65-67页
4 讨论第67-72页
    4.1 BnMLPK作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SRK形成能磷酸化多种蛋白的复合体第67-68页
    4.2 BnMLPK与其他相关因子的关系第68-69页
    4.3 CRISPR编辑ARC1没有打破甘蓝型油菜“S-70”自交不亲和的原因分析第69-70页
    4.4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3页
附录Ⅰ第83-85页
附录Ⅱ第85-88页
附录Ⅲ第88-96页
附录IV 作者简介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烟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EA体细胞杂种和MA体细胞杂种胞质遗传组成和病毒抗性以及结薯特性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