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意义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第11-12页 |
| 1.2 研究区以往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 第12-17页 |
| 1.3 国内外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1 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2 花岗岩类成矿专属性 | 第19页 |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1.4.1 选题依据 | 第19-20页 |
| 1.4.2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1-22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2-31页 |
| 2.1 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 第22-23页 |
| 2.2 区域地层 | 第23-25页 |
| 2.3 区域构造 | 第25-26页 |
| 2.4 岩浆岩 | 第26-27页 |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第27-28页 |
| 2.6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1页 |
| 2.6.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8-29页 |
| 2.6.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1页 |
| 第3章 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第31-34页 |
| 3.1 花岗岩类在研究区的分布 | 第31-32页 |
| 3.2 花岗斑岩 | 第32页 |
| 3.3 花岗闪长斑岩 | 第32-33页 |
| 3.4 石英闪长玢岩 | 第33-34页 |
| 第4章 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51页 |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34页 |
| 4.2 主量元素组成 | 第34-41页 |
| 4.3 微量元素组成 | 第41-44页 |
| 4.4 稀土元素组成 | 第44-48页 |
| 4.5 年代学 | 第48-51页 |
| 4.5.1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8页 |
| 4.5.2 锆石U-Pb年龄 | 第48-51页 |
| 第5章 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讨论 | 第51-54页 |
| 5.1 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第51页 |
| 5.2 主量元素判别 | 第51-52页 |
| 5.3 微量元素判别 | 第52-54页 |
| 第6章 芒康山地区花岗岩类岩浆演化序列及成矿作用 | 第54-60页 |
| 6.1 花岗岩类岩浆演化序列 | 第54-55页 |
| 6.1.1 岩石结构特征变化 | 第54页 |
| 6.1.2 构造及岩浆演化 | 第54-55页 |
| 6.2 花岗质岩石与矿化 | 第55-60页 |
| 6.2.1 马牧普铜金多金属矿 | 第56-59页 |
| 6.2.2 岩浆作用与成矿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 图版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