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V波段固态放大器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2 径向波导功率合成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课题简介 | 第19-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功率合成技术基本原理及分析 | 第21-38页 |
2.1 波导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2.1.1 矩形波导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1.2 圆波导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2.1.3 径向波导场分析 | 第25-27页 |
2.2 功率合成技术分类 | 第27-32页 |
2.2.1 二进制树形功率合成 | 第28-29页 |
2.2.2 行波式功率合成 | 第29-30页 |
2.2.3 N路直接功率合成 | 第30页 |
2.2.4 空间功率合成 | 第30-31页 |
2.2.5 混合式功率合成 | 第31-32页 |
2.3 功率合成效率研究 | 第32-38页 |
2.3.1 电路损耗对功率合成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2 幅相一致性对功率合成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3 功率合成网络设计原则及注意点 | 第37-38页 |
3 V波段功率放大器方案设计 | 第38-44页 |
3.1 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 第38-41页 |
3.1.1 功率增益 | 第38页 |
3.1.2 输出功率 | 第38-39页 |
3.1.3 功率效率和功率附加效率 | 第39页 |
3.1.4 稳定性 | 第39-40页 |
3.1.5 增益平坦度 | 第40页 |
3.1.6 驻波系数与回波损耗 | 第40-41页 |
3.2 功率合成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3.2.1 主要技术指标 | 第41页 |
3.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3.2.3 功率芯片的选择 | 第42-43页 |
3.3 本文涉及的关键技术 | 第43-44页 |
4 16路径向波导窄边功率合成网络设计 | 第44-68页 |
4.1 矩形波导TE_(10)-圆波导TE_(01)转换结构设计 | 第44-57页 |
4.1.1 Marie型模式转换器设计 | 第44-49页 |
4.1.2 基于E面T型结模式转换器设计 | 第49-54页 |
4.1.3 实物加工及测试结果 | 第54-57页 |
4.1.4 宽带E面T型结模式转换器改进设计 | 第57页 |
4.2 基于圆波导的16路径向分配/合成结构设计 | 第57-65页 |
4.2.1 径向波导空间功率合成原理及结构 | 第57-58页 |
4.2.2 基于圆波导的16路径向功率分配/合成结构设计 | 第58-61页 |
4.2.3 实物加工及设计 | 第61-62页 |
4.2.4 高隔离度功率分配/合成网络的设计 | 第62-65页 |
4.3 基于E面T型结馈电网络的径向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 第65-67页 |
4.3.1 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65-66页 |
4.3.2 联合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V波段功率放大器的实现 | 第68-77页 |
5.1 单路功率放大器设计 | 第68-74页 |
5.1.1 矩形波导-微带转换结构设计 | 第68-70页 |
5.1.2 MMIC芯片的组装工艺设计 | 第70-71页 |
5.1.3 单路功率放大器测试 | 第71-74页 |
5.2 16路功率合成放大器的测试方案 | 第74-76页 |
5.2.1 测试系统 | 第74-75页 |
5.2.2 测试方案 | 第75-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7-78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