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魏了翁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魏了翁及其词研究概述第10-13页
    0.2 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1 魏了翁的生平、思想与交游第15-25页
    1.1 魏了翁的生平与思想第15-19页
    1.2 魏了翁的交游对象与交游状况第19-25页
        1.2.1 与名望之族的交游第19-20页
        1.2.2 与理学家的交游第20-22页
        1.2.3 与同俦及挚友的交游第22-25页
2 魏了翁词的主题类型第25-40页
    2.1 寿词第25-31页
        2.1.1 寿友朋词第25-27页
        2.1.2 寿亲人词第27-29页
        2.1.3 自寿词第29-31页
    2.2 酬赠词第31-34页
        2.2.1 送别词第31-32页
        2.2.2 宴饮词第32-33页
        2.2.3 贺词第33-34页
    2.3 感怀言理词第34-36页
    2.4 咏物词第36-37页
    2.5 节令词第37-40页
3 魏了翁词的艺术风貌第40-52页
    3.1 以文为词第40-44页
        3.1.1 以词纪事第40-42页
        3.1.2 口语入词第42-44页
    3.2 理学家本色第44-47页
        3.2.1 理语入词第44-46页
        3.2.2 理学思维构词第46-47页
    3.3 淑世与超逸第47-52页
        3.3.1 爱国忧民第48-50页
        3.3.2 “用舍行藏”的情怀第50-52页
4 魏了翁词的评价第52-58页
    4.1 魏了翁词的贡献第52-55页
        4.1.1 推进词的“雅俗共赏”第53-54页
        4.1.2 发展旷达质实的词风第54-55页
        4.1.3 推进理学与词的融合第55页
    4.2 魏了翁词的局限第55-58页
        4.2.1 弱化词的抒情本质第55-56页
        4.2.2 削弱词的美感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丽泽集诗》与吕祖谦的唐诗观
下一篇: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复苏与勃兴--1978-1982年《解放军文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