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建立腹腔镜模拟血管缝合系统 | 第10-18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实验目的 | 第11页 |
3. 实验材料制备 | 第11-14页 |
3.1 腹腔镜模拟训练箱的制备 | 第12-13页 |
3.2 模拟血管缝合系统的制备 | 第13-14页 |
4. 实验结果 | 第14-15页 |
5. 讨论 | 第15-16页 |
5.1 腹腔镜模拟离体血管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15-16页 |
5.2 腹腔镜模拟离体血管模型建立的注意事项 | 第16页 |
6. 结论 | 第16页 |
7.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腹腔镜模拟血管缝合系统的验证及两种新的血管缝合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 | 第18-32页 |
1. 引言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第19-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9页 |
3.1 成结速度试验 | 第22-23页 |
3.2 成结过程中出血量对比实验 | 第23-25页 |
3.3 第一个结安全性试验 | 第25-26页 |
3.4 成结抗牵拉实验 | 第26-27页 |
3.5 缝合部位张力测试 | 第27-28页 |
3.6 无经验组练习两种打结的学习曲线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4.1 腹腔镜模拟血管缝合打结培训的意义 | 第29页 |
4.2 两种新的血管缝合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 | 第29-30页 |
4.3 腹腔镜模拟血管缝合系统的验证及两种新的血管缝合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实验注意事项 | 第30-3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32-33页 |
综述 | 第33-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符号说明 | 第42-43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基金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