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酵母核糖体组装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对照表第10-12页
第一章 Krr1-Faf1复合物的功能研究第12-52页
    1.1 引言第12-26页
        1.1.1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发生第12-24页
            1.1.1.1 RNA聚合酶Ⅰ介导的pre-rRNA的转录第14-15页
            1.1.1.2 pre-rRNA的剪切第15-17页
            1.1.1.3 pre-rRNA的修饰第17-18页
            1.1.1.4 pre-rRNA的剪接与折叠的协同作用第18-19页
            1.1.1.5 核糖体前体复合物的组装第19-22页
            1.1.1.6 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出核转运第22页
            1.1.1.7 质量控制与监控第22-24页
        1.1.2 Krr1-Faf1复合物的背景介绍第24-25页
        1.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8页
        1.2.1 材料与试剂第26-32页
            1.2.1.1 仪器设备与耗材第26-27页
            1.2.1.2 实验试剂第27-29页
            1.2.1.3 菌株第29页
            1.2.1.4 引物与克隆载体第29-32页
        1.2.2 实验方法第32-38页
            1.2.2.1 克隆载体构建第32-33页
            1.2.2.2 酵母转化第33页
            1.2.2.3 酵母穿梭菌株的构建第33-34页
            1.2.2.4 KM804/Krr1-6HA重组酵母菌株构建第34页
            1.2.2.5 酵母生长实验第34页
            1.2.2.6 细胞总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实验第34-35页
            1.2.2.7 酵母细胞RNA的纯化第35页
            1.2.2.8 Northern Blot分析第35-36页
            1.2.2.9 密度梯度离心分析第36-38页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52页
        1.3.1 Krr1-Faf1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38-41页
        1.3.2 Krr1-Faf1复合物在小亚基加工过程中的功能分析第41-50页
            1.3.2.1 Krr1与Faf1的相互作用为酵母细胞生长所必需第41-42页
            1.3.2.2 Krr1-Faf1的相互作用为18S的早期加工所必需第42-45页
            1.3.2.3 Krr1与Faf1组装到核糖体前体中不依赖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第45-48页
            1.3.2.4 丧失Krr1结合能力的Faf1突变体无法从90S前体释放第48-50页
        1.3.3 讨论第50-52页
第二章 去泛素化酶Otu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52-88页
    2.1 引言第52-60页
        2.1.1 蛋白质泛素化调节第52-54页
        2.1.2 细胞内泛素的来源第54-55页
        2.1.3 细胞内去泛素化酶的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第55-58页
        2.1.4 泛素化调节在核糖体加工中的功能第58-59页
        2.1.5 Otu2蛋白的背景介绍第59页
        2.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59-60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0-70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60-64页
            2.2.1.1 仪器设备与耗材第60页
            2.2.1.2 实验试剂第60-62页
            2.2.1.3 菌株第62页
            2.2.1.4 引物与克隆载体第62-64页
        2.2.2 实验方法第64-70页
            2.2.2.1 克隆构建及蛋白质纯化第64页
            2.2.2.2 Otu2蛋白的晶体生长与结构解析第64-65页
            2.2.2.3 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第65-66页
            2.2.2.3 荧光成像第66-67页
            2.2.2.4 人IgG抗体与Epoxy Dynabeads的共价偶联第67页
            2.2.2.5 免疫共沉淀第67-68页
            2.2.2.6 一步TAP亲和纯化第68-69页
            2.2.2.7 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69页
            2.2.2.8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第69-70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88页
        2.3.1 Otu2蛋白对酵母实现最佳生长状态是必要的第70-71页
        2.3.2 Otu2对核糖体的最佳合成状态是必需的第71-73页
        2.3.3 Otu2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中第73页
        2.3.4 Otu2与pre-40S组装因子体内存在相互作用第73-79页
        2.3.5 Otu2体外具有切割Ubi3释放成熟Rps31的能力第79-80页
        2.3.6 Otu2蛋白质核心催化结构域的表达与结晶第80-83页
        2.3.7 Otu2核心催化结构域的结构分析第83-86页
        2.3.8 讨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SnRK1通过调节ROP活性参与铺板细胞形态建成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调控磷、铁内稳态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