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机器人配合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2-1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1.5 中止和剔除标准 | 第12-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13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4页 |
4. 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5-17页 |
1. 三组一般资料的情况分析 | 第15页 |
2. 三组治疗前后基础步态空间参数分析 | 第15-16页 |
3. 三组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评价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17-26页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7页 |
2.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7-18页 |
3. 中西医学对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 第18-20页 |
3.1 体针疗法 | 第18-19页 |
3.2 头针疗法 | 第19页 |
3.3 醒脑开窍针法 | 第19-20页 |
4. 西医学对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 第20-22页 |
4.1 药物治疗 | 第20-21页 |
4.2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技术(NDT) | 第21页 |
4.3 下肢机器人 | 第21-22页 |
4.4 综合康复 | 第22页 |
5. 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第22-23页 |
5.1 头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 第22-23页 |
5.2 下肢机器人的选择依据 | 第23页 |
6. 对本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23-25页 |
7.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25-26页 |
7.1 不足之处 | 第25页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附件 | 第33-44页 |
综述 | 第44-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