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河北坝上草地资源调查及草畜平衡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草原的概念 | 第7-8页 |
1.2 我国草原的发展经历 | 第8-10页 |
1.3 草原的法制建设 | 第10-11页 |
1.4 问题与挑战 | 第11-12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3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3-17页 |
2.1.1 人文经济概况 | 第13-14页 |
2.1.2 地理气候概况 | 第14-15页 |
2.1.3 畜牧业概况 | 第15页 |
2.1.4 草牧业概况 | 第15-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4 数据获取 | 第18-27页 |
2.4.1 地面监测 | 第18-21页 |
2.4.2 遥感数据 | 第21-24页 |
2.4.3 植被指数 | 第24-27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7-31页 |
2.5.1 样本数据处理 | 第27页 |
2.5.2 遥感影像处理 | 第27-31页 |
2.6 生物量估产模型 | 第31-34页 |
2.6.1 NDVI提取 | 第32-33页 |
2.6.2 建立模型 | 第33-34页 |
2.7 计算 | 第34-38页 |
2.7.1 草产量 | 第34-36页 |
2.7.2 载畜量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3.1 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38-39页 |
3.2 草产量 | 第39-41页 |
3.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第39-40页 |
3.2.2 干草产量 | 第40-41页 |
3.3 草畜平衡 | 第41-45页 |
3.3.1 载畜情况 | 第41-42页 |
3.3.2 草畜平衡分析 | 第42-4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9页 |
4.1 结论 | 第45-46页 |
4.2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4.2.1 建设现代草牧业体系 | 第46页 |
4.2.2 发展舍饲养殖 | 第46-47页 |
4.2.3 推动草牧业多元化发展 | 第47页 |
4.2.4 利用政策带动产业发展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