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0-11页 |
1.4.1 主要思想 | 第10页 |
1.4.2 重点和难点 | 第10页 |
1.4.3 创新与特色 | 第10-11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缘起 | 第12-18页 |
2.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2.1.1 资本主义市场弊端凸显 | 第12页 |
2.1.2 社会主义发展多元化 | 第12-13页 |
2.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 第13-15页 |
2.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批判 | 第14-15页 |
2.2.2 施韦卡特对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研究 | 第15页 |
2.3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基础 | 第15-18页 |
2.3.1 失败模式: 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 | 第15-17页 |
2.3.2 成功经验: 蒙德拉贡经验、中国案例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基本特征 | 第18-25页 |
3.1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3.1.1 经济民主的内涵 | 第18页 |
3.1.2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理论 | 第18-19页 |
3.2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19-25页 |
3.2.1 企业自治 | 第19-20页 |
3.2.2 实行市场经济 | 第20-21页 |
3.2.3 社会投资的民主控制 | 第21-25页 |
第四章 评析施韦卡特“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 第25-30页 |
4.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 | 第25-28页 |
4.1.1 基于批判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4.1.2 坚持将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 | 第26页 |
4.1.3 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可行性 | 第26页 |
4.1.4 投资的社会控制克服了资本市场的本性 | 第26-27页 |
4.1.5 资本主义过渡理论的新论述 | 第27-28页 |
4.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4.2.1 施氏理论的空想性 | 第28页 |
4.2.2 经济民主制度本身也问题重重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施氏“经济民主”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 第30-36页 |
5.1 共通点 | 第30-31页 |
5.1.1 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第30-31页 |
5.1.2 超越资本主义的探索 | 第31页 |
5.2 差异点 | 第31-32页 |
5.2.1 理论缘起的不同 | 第31页 |
5.2.2 实践道路的差异 | 第31-32页 |
5.2.3 本质属性的区别 | 第32页 |
5.3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价值 | 第32-36页 |
5.3.1 鼓励发展企业的民主形式 | 第32-33页 |
5.3.2 坚持市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 第33页 |
5.3.3 加强政府对投资资金的宏观调控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