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煤粉工业锅炉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锅炉燃烧优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2 煤粉燃烧过程NO_x生成转化机理 | 第15-21页 |
2.1 煤粉燃烧过程NO_x生成机理 | 第15-17页 |
2.2 煤粉燃烧过程NO_x还原机理 | 第17-18页 |
2.2.1 挥发分对NO_x的同相还原 | 第17页 |
2.2.2 焦炭对NO_x的异相还原 | 第17-18页 |
2.2.3 CO对NO_x的还原 | 第18页 |
2.3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低氮特性分析 | 第18-20页 |
2.3.1 高效低NO_x煤粉燃烧器结构型式 | 第18页 |
2.3.2 高效低NO_x煤粉燃烧器技术特性 | 第18-19页 |
2.3.3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特点对NO_x生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燃烧器燃烧温度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8页 |
3.1 燃烧温度的计算 | 第21-26页 |
3.1.1 燃烧热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1.2 燃烧温度计算公式 | 第22页 |
3.1.3 燃烧温度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3.1.4 过量空气时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3.1.5 欠氧燃烧时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1.6 燃烧温度计算实例 | 第26页 |
3.2 燃烧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6页 |
3.2.1 热风温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2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3 冷却水带走热量的影响 | 第28页 |
3.2.4 给煤量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5 煤参数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6 燃烧温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3-36页 |
3.3 燃烧温度的调控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 第38-51页 |
4.1 锅炉出口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 第38-47页 |
4.1.1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介绍 | 第38-39页 |
4.1.2 试验内容 | 第39-40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4.1.4 试验煤种 | 第41页 |
4.1.5 锅炉出口氧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41-43页 |
4.1.6 锅炉负荷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7 风门开度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8 挥发分含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45-46页 |
4.1.9 含氮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燃烧器出口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 第47-50页 |
4.2.1 测试方法 | 第47-48页 |
4.2.2 测试装置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锅炉燃烧优化研究 | 第51-70页 |
5.1 锅炉运行参数优化 | 第51-61页 |
5.1.1 煤粉燃烧特性试验 | 第51-53页 |
5.1.2 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5.1.3 回归分析 | 第55-60页 |
5.1.4 锅炉运行参数优化 | 第60-61页 |
5.2 NO_x排放和锅炉热效率预测及燃烧优化 | 第61-68页 |
5.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简介 | 第62-63页 |
5.2.2 NO_x排放与锅炉热效率建模及验证 | 第63-66页 |
5.2.3 锅炉燃烧多目标优化 | 第66-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创新点 | 第71页 |
6.3 课题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导师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