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以大连新机场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 ·从时代背景角度看其紧迫性 | 第8-9页 |
| ·从基础设施规划看其紧迫性 | 第9-10页 |
| ·从资金供需矛盾角度看其必要性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研究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 | 第15-25页 |
| ·基础设施的涵义和分类 | 第15-16页 |
|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 ·项目融资理论 | 第16-18页 |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20页 |
| ·项目区分理论 | 第20-21页 |
|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模式 | 第21-25页 |
| ·BOT融资模式 | 第21-22页 |
| ·PPP融资模式 | 第22-23页 |
| ·PFI融资模式 | 第23页 |
| ·ABS融资模式 | 第23-25页 |
| 3 大型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6页 |
| ·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现状 | 第25-28页 |
| ·交通运输设施现状 | 第27页 |
| ·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基础设施现状 | 第27页 |
| ·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现状 | 第27-28页 |
| ·基础设施融资及现状 | 第28-30页 |
|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 ·我国基础设施供给短缺,运行效率低下 | 第30-31页 |
| ·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 | 第31-33页 |
| ·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人存在局限性 | 第33-34页 |
| ·法律环境不完善,政府角色缺位 | 第34-36页 |
| 4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 | 第36-48页 |
| ·国内外基础设施常用投融资方式的借鉴 | 第36-39页 |
| ·国内融资方法 | 第36-38页 |
| ·国外融资方法 | 第38-39页 |
| ·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方式的启示 | 第39页 |
| ·多元化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 第39-48页 |
| ·主体多元化 | 第40-41页 |
| ·渠道多元化 | 第41-44页 |
| ·模式多元化 | 第44-48页 |
| 5 大连新机场项目创新融资模式实证研究 | 第48-56页 |
| ·大连新机场目标融资模式的确定 | 第48-50页 |
| ·确定目标 | 第48-49页 |
| ·大连新机场目标融资总体思路 | 第49-50页 |
| ·大连新机场融资模式设计及资金循环模式设计 | 第50-54页 |
| ·风险识别与应对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