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Microbacterium testaceum对油茶、湿地松、臭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1.2.1 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2 油茶施肥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3 湿地松施肥研究进展第21-22页
        1.2.4 盐碱地臭椿施肥研究进展第22-2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6-31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6-27页
        2.1.1 油茶试验地概况第26页
        2.1.2 湿地松试验地概况第26-27页
        2.1.3 盐碱地臭椿试验地概况第27页
    2.2 试验材料第27页
    2.3 研究方法第27-30页
        2.3.1 实验设计第27-28页
        2.3.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8-29页
        2.3.3 样品测定第29-30页
    2.4 数据处理第30-31页
第三章 细菌肥料对油茶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第31-47页
    3.1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第31-36页
        3.1.1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生长的影响第31-32页
        3.1.2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2-36页
    3.2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土壤性质的影响第36-44页
        3.2.1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36-37页
        3.2.2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7-38页
        3.2.3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3.2.4 细菌肥料对油茶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39-44页
    3.3 讨论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第47-55页
    4.1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7-48页
    4.2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性质的影响第48-52页
        4.2.1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48页
        4.2.2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48-49页
        4.2.3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4.2.4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第50-52页
    4.3 讨论第52-53页
    4.4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细菌肥料对臭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第55-67页
    5.1 细菌肥料对臭椿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第55-59页
        5.1.1 细菌肥料对臭椿生长的影响第55-56页
        5.1.2 细菌肥料对臭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6-59页
    5.2 细菌肥料对臭椿土壤性质的影响第59-64页
        5.2.1 细菌肥料对臭椿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59-60页
        5.2.2 细菌肥料对臭椿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60-61页
        5.2.3 细菌肥料对臭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1页
        5.2.4 细菌肥料对臭椿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第61-64页
    5.3 讨论第64-66页
    5.4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竹叶黄酮碳苷C-糖基化途径及其C-糖基转移酶的研究
下一篇:构树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