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8页 |
1.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组DNA的特征 | 第12页 |
1.2 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研制 | 第12-13页 |
1.3 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第13-14页 |
1.4 水痘减毒活疫苗减毒机制的研究 | 第14-17页 |
1.5 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ORF62特征研究的现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18-22页 |
2.1 细胞 | 第18页 |
2.2 病毒基因组 | 第18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2.4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5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6 主要实验器具的处理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3.1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22页 |
3.2 重组质粒克隆构建 | 第22-32页 |
3.2.1 ORF62启动子-报告子质粒 | 第22-32页 |
3.2.2 ORF62表达质粒 | 第32页 |
3.3 ORF62启动子区和编码区序列测定 | 第32页 |
3.4 ORF62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基序比较 | 第32-33页 |
3.5 基因转染瞬时表达 | 第33页 |
3.6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4.1 各vOka株与pOka株ORF62启动子区序列比较 | 第34-35页 |
4.2 各vOka株与pOka株ORF62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基序比较 | 第35-36页 |
4.3 各vOka株与pOka株ORF62启动子的启动活力比较 | 第36-37页 |
4.4 各vOka株与pOka株ORF62编码区序列比较 | 第37页 |
4.5 各vOka株与pOka株ORF62编码IE62的反式激活力比较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9-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文献综述 | 第48-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