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MI软件的采集模块优化与双模态融合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光学分子影像概述 | 第8-11页 |
1.2.1 自发荧光成像 | 第9-10页 |
1.2.2 激发荧光成像 | 第10-11页 |
1.3 研究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光学分子成像原理与软件平台开发工具介绍 | 第13-23页 |
2.1 光学分子成像原理介绍 | 第13-15页 |
2.2 软件平台开发工具 | 第15-21页 |
2.2.1 医学影像软件开发包 MITK | 第15-17页 |
2.2.2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 Qt | 第17-20页 |
2.2.3 相机开发 SDK ATMCD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序列采集模块的功能优化与实现 | 第23-37页 |
3.1 采集模块介绍 | 第23-24页 |
3.2 序列采集流程 | 第24-29页 |
3.2.1 序列采集流程介绍 | 第24-26页 |
3.2.2 序列采集流程设计 | 第26-28页 |
3.2.3 多线程采集技术应用 | 第28-29页 |
3.3 多种数据格式处理实现 | 第29-36页 |
3.3.1 采集数据结构设计 | 第30页 |
3.3.2 数据文件格式处理 | 第30-34页 |
3.3.3 选项设置管理实现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双模态融合模块实现与图像处理优化 | 第37-61页 |
4.1 光学与 CT 双模态融合实现 | 第37-47页 |
4.1.1 Micro-CT 成像系统介绍 | 第38-39页 |
4.1.2 Micro-CT/BLI 双模态融合 | 第39-41页 |
4.1.3 空间配准方法实现 | 第41-45页 |
4.1.4 表面荧光分布能量映射 | 第45-47页 |
4.2 荧光图像处理优化 | 第47-59页 |
4.2.1 图像数据处理流程介绍 | 第47-49页 |
4.2.2 荧光图像分割优化 | 第49-56页 |
4.2.3 图像绘制与显示 | 第56-57页 |
4.2.4 图像数据 ROI 分析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课题与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