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 1.1 结晶聚合物 | 第13-15页 |
| 1.1.1 常见的结晶聚合物 | 第13-14页 |
| 1.1.2 结晶聚合物的晶体形态 | 第14-15页 |
| 1.1.3 结晶聚合物的结晶速率 | 第15页 |
| 1.2 结晶聚合物结晶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 1.2.1 霍夫曼结晶成核理论(Hoffman Nucleation Theory) | 第16-18页 |
| 1.2.2 劳里岑-霍夫曼晶体生长理论(Lauritzen-Hoffman Growth Theory) | 第18-19页 |
| 1.2.3 阿夫拉米(Avrami)方程 | 第19-21页 |
| 1.2.4 典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 | 第21页 |
| 1.3 可降解天然纤维 | 第21-23页 |
| 1.3.1 用于填充聚合物的天然纤维 | 第22-23页 |
| 1.3.2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 | 第23页 |
| 1.4 可降解天然纤维填充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1.5 课题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三参数结晶方程的提出 | 第27-35页 |
| 2.1 结晶性聚合物等温结晶过程的描述 | 第27-29页 |
| 2.2 结晶性聚合物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描述 | 第29-31页 |
| 2.3 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 | 第31-34页 |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三参数方程的实际应用 | 第35-55页 |
| 3.1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3.1.1 原料 | 第35页 |
| 3.1.2 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 3.1.3 样品制备 | 第36页 |
| 3.2 三参数方程模型的验证 | 第36-47页 |
| 3.2.1 三参数方程描述聚丙烯结晶过程 | 第36-44页 |
| 3.2.2 三参数方程描述聚乙烯结晶过程 | 第44-46页 |
| 3.2.3 三参数方程描述聚氧化乙烯结晶过程 | 第46-47页 |
| 3.3 不同结晶聚合物体系中三参数方程参数对应值的确定 | 第47-53页 |
| 3.3.1 稀土复合成核剂(WBG-Ⅲ)对聚丙烯结晶参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 3.3.2 微纤化纤维素对聚丙烯结晶参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 3.3.3 稀土复合成核剂(WBG-Ⅲ)及微纤化纤维素对聚丙烯结晶温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 3.4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微纤化纤维素对聚丙烯结晶过程的影响及微纤化纤维素/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55-65页 |
| 4.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4.1.1 原料 | 第55页 |
| 4.1.2 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55页 |
| 4.1.3 样品制备 | 第55-56页 |
| 4.2 微纤化纤维素对聚丙烯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3 微纤化纤维素对聚丙烯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7-63页 |
| 4.3.1 薄膜样品的拉伸性能 | 第57-61页 |
| 4.3.2 片材样品的拉伸性能 | 第61-63页 |
| 4.4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 附件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