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福建诗群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新世纪福建诗群概述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福建诗群状况 | 第12-17页 |
一、80年代中后期福建诗群的崛起 | 第12-15页 |
二、90年代文学边缘化境遇下诗群的沉潜与新生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的福建诗群的演变 | 第17-21页 |
一、诗群的网络化格局建设 | 第18-19页 |
二、诗群现代性的强调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新世纪福建诗群的特点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多元并存的福建诗群艺术观念 | 第26-38页 |
第一节 语言崇拜的先锋实验 | 第26-31页 |
一、“向死而生”的新死亡诗派 | 第26-28页 |
二、“好玩”的反克诗群 | 第28-31页 |
第二节 走向“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的美学追求 | 第31-33页 |
一、解说“三大美学”原则 | 第31-32页 |
二、“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的化用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作理念 | 第33-38页 |
第三章 地域学视野下的福建诗群创作 | 第38-54页 |
第一节 福建诗群与多元共生的地域文化 | 第38-41页 |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 第38-40页 |
二、人文环境的滋养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地域想象与超越 | 第41-48页 |
一、叶逢平与“崇武” | 第42-44页 |
二、沈河与“青印溪” | 第44-48页 |
第三节 地域迁移的影响 | 第48-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