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码终止突变影响下的北京人群适应性进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进化理论的发展 | 第10-13页 |
1.1.1 神创说 | 第10页 |
1.1.2 灾变说 | 第10页 |
1.1.3 拉马克学说 | 第10页 |
1.1.4 达尔文进化论 | 第10-11页 |
1.1.5 新达尔文进化论 | 第11-12页 |
1.1.6 分子中性进化理论 | 第12页 |
1.1.7 新突变学说 | 第12-13页 |
1.2 人类起源与进化 | 第13-16页 |
1.2.1 人类起源 | 第13页 |
1.2.2 不同地区的人群差异形成 | 第13-14页 |
1.2.3 基因突变驱动下的表型进化 | 第14-15页 |
1.2.4 基因编码终止突变影响下的表型改变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2.1.1 基因组数据 | 第18-20页 |
2.1.2 Ensembl数据库 | 第20页 |
2.1.3 GO数据库 | 第20-21页 |
2.1.4 KEGG数据库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基因组突变检测 | 第21-22页 |
2.2.2 突变矩阵合并 | 第22页 |
2.2.3 突变信息注释 | 第22页 |
2.2.4 主成分分析 | 第22-23页 |
2.2.5 群体突变多态性分析 | 第23页 |
2.2.6 基因编码终止突变关联分析 | 第23-24页 |
2.2.7 基因富集分析 | 第24-25页 |
2.2.8 多重检验校正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6-52页 |
3.1 基因组突变统计 | 第26-29页 |
3.1.1 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第26-27页 |
3.1.2 不同突变类型分布 | 第27页 |
3.1.3 多态性突变频率分布 | 第27-28页 |
3.1.4 插入缺失突变长度分布 | 第28-29页 |
3.2 群体聚类结果 | 第29-31页 |
3.3 基因组分化区域 | 第31-33页 |
3.4 受正选择的基因编码终止突变 | 第33-52页 |
3.4.1 嗅觉基因功能沉默 | 第49-50页 |
3.4.2 油脂代谢基因功能沉默 | 第50-51页 |
3.4.3 肌肉蛋白结构基因功能沉默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