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油松论文

李子园林场油松人工林径向生长规律与气候的关系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6页
        1.2.1 国内外人工油松林的研究概述第9-10页
        1.2.2 林木胸径生长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第10-12页
        1.2.3 海拔对林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第12-13页
        1.2.4 气候变化概述及对林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第13-16页
            1.2.4.1 气温对林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第14-15页
            1.2.4.2 降水量对林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第15页
            1.2.4.3 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第16-18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2.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2.2.1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第16页
        2.2.2 气候因子对人工油松胸径生长的影响研究第16-18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3.1 地理位置第18页
    3.2 地质地貌第18页
    3.3 土壤状况第18-19页
    3.4 水文条件第19页
    3.5 生物资源第19页
    3.6 气候特点第19-21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第21-26页
    4.1 主要数据来源及获取第21-22页
        4.1.1 样地选取与调查第21-22页
        4.1.2 人工油松林的调查第22页
        4.1.3 气象资料收集和选取第22页
    4.2 分析方法第22-25页
        4.2.1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22-23页
        4.2.2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第23-24页
        4.2.3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第24-25页
    4.3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五章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规律第26-30页
    5.1 林龄大于35年的人工油松林在不同海拔高度胸径生长的变化第26-27页
    5.2 林龄在25~35年的人工油松林在不同海拔高度胸径生长的变化第27-28页
    5.3 林龄小于25年的人工油松林在不同海拔高度胸径生长的变化第28-30页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人工油松胸径生长的影响第30-43页
    6.1 各气象因子变化规律第30-33页
        6.1.1 气温的变化规律第30-31页
        6.1.2 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第31-32页
        6.1.3 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第32-33页
    6.2 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第33-35页
    6.3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35-43页
        6.3.1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Pearson相关分析第35-37页
            6.3.1.1 低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Pearson相关分析第35-36页
            6.3.1.2 高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第36-37页
        6.3.2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第37-40页
            6.3.2.1 低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第39页
            6.3.2.2 高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第39-40页
        6.3.3 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通径分析第40-43页
            6.3.3.1 低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通径分析第40-42页
            6.3.3.2 高海拔区人工油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通径分析第42-43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43-45页
    7.1 讨论第43页
    7.2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特点研究
下一篇:香格里拉市高山松天然林生物量生长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