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1.1 抗菌防霉纺织品概况 | 第12-15页 |
1.1.1 抗菌防霉纺织品简介 | 第12-13页 |
1.1.2 抗菌防霉纤维及织物的发展 | 第13页 |
1.1.3 抗菌防霉纺织品的整理方法 | 第13-14页 |
1.1.4 抗菌防霉纺织品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纺织品抗菌防霉性能评价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纺织品抗细菌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1.2.2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1.2.3 纺织品抗细菌性能与防霉性能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17-18页 |
1.3. ATP 发光法 | 第18-24页 |
1.3.1 ATP 发光法及其原理 | 第18-19页 |
1.3.2 微生物 ATP 的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1.3.3 ATP 发光法的应用 | 第20-22页 |
1.3.4 ATP 发光法与传统方法检测微生物对比 | 第22页 |
1.3.5 ATP 发光法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 研究课题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5页 |
1.4.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24页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纺织品抗真菌效果评价——白色念珠菌振荡法体系优化 | 第25-32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2.3.2 纺织样品的准备 | 第27页 |
2.3.3 白色念珠菌菌悬液制备 | 第27页 |
2.3.4 接种及 0 时间取样 | 第27-28页 |
2.3.5 定时振荡接触及取样 | 第28页 |
2.3.6 试验有效性判断 | 第28页 |
2.3.7 实验影响因素 | 第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2.4.1 菌悬液制备方法对 F 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振荡温度对 F 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3 振荡时间对 F 值的影响 | 第30页 |
2.4.4 稀释液中培养基比例对 F 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纺织品抗真菌效果评价—平皿培养法优化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3.1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33页 |
3.3.2 国标法防霉性能评价 | 第33-35页 |
3.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3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4.1 培养基中的糖对防霉检测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2 接种方式对防霉检测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3 接种体积对防霉检测的影响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纺织品抗真菌效果评价——ATP 发光法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4.3.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第46页 |
4.3.2 孢子悬液的制备 | 第46-47页 |
4.3.3 纺织样品的准备及接种 | 第47页 |
4.3.4 ATP 提取方法 | 第47页 |
4.3.5 提取溶液 pH 值的优化 | 第47页 |
4.3.6 提取剂浓度的优化 | 第47页 |
4.3.7 提取时间的优化 | 第47-48页 |
4.3.8 培养时间的优化 | 第48页 |
4.3.9 ATP 发光值的测定 | 第4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4.4.1 提取方法对 ATP 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8-51页 |
4.4.2 pH 值对 BAC 法提取 ATP 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3 BAC 浓度对 ATP 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4.4.4 提取时间对 BAC 法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5 培养时间对 BAC 法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平皿培养法与 ATP 发光法测定纺织品抗真菌性能 | 第58-67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9-61页 |
5.3.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第59页 |
5.3.2 纯棉织物的防霉整理 | 第59-60页 |
5.3.3 整理织物的防霉检测 | 第60-61页 |
5.3.4 防霉纺织品 ATP 发光值的测定 | 第61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5.4.1 平皿培养法测定织物抗真菌性能 | 第61-64页 |
5.4.2 ATP 法测定防霉剂整理纺织品的抑菌性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