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未来”的写作--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2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 第6-9页 |
第二节 有关概念阐释 | 第9-12页 |
第三节 朱天文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第23-28页 |
第一章 朱天文的文学世界与焦虑意识 | 第28-67页 |
第一节 家学渊源与家国想象 | 第28-35页 |
第二节 文学影响与时间体验 | 第35-45页 |
第三节 早期信仰与创作困境 | 第45-53页 |
第四节 焦虑意识与时间线索 | 第53-67页 |
第二章 迷恋现世:“老灵魂”的生命焦虑 | 第67-81页 |
第一节 世纪末的生命焦虑 | 第67-70页 |
第二节 未老先衰的“老灵魂”形象 | 第70-75页 |
第三节 生命焦虑与“失根”症候 | 第75-81页 |
第三章 寻求认同:“荒人”的身份焦虑 | 第81-96页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第81-85页 |
第二节 被放逐的“荒人”形象 | 第85-90页 |
第三节 认同困境与文明堕落 | 第90-96页 |
第四章 恐惧现代:“巫”的时间焦虑 | 第96-110页 |
第一节 新世纪的时间焦虑 | 第96-100页 |
第二节 抗拒现代的“巫”形象 | 第100-104页 |
第三节 朱天文的“反现代”观念 | 第104-110页 |
第五章 对抗焦虑与书写意义 | 第110-131页 |
第一节 凝滞当下:在“离题”中抵抗时间 | 第110-117页 |
第二节 返身过去:从废墟中建构美学乌托邦 | 第117-122页 |
第三节 书写意义:批判精神与抒情面向 | 第122-131页 |
结语焦虑:“背向未来”的文化乡愁与书写危机 | 第131-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1页 |
附录一:朱天文创作与台湾文学年表 | 第141-167页 |
附录二:朱天文与《三三集刊》年表 | 第167-1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73-174页 |
后记 | 第174-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