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花岗岩海水劣化及其对嵌岩桩端阻力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环境介质对岩石基本力学性质指标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岩石RMR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嵌岩桩桩端基岩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0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20-22页
第2章 花岗岩海水劣化的室内试验研究第22-48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试验准备第22-27页
        2.2.1 试验材料第22-25页
        2.2.2 试件加工第25-26页
        2.2.3 试件侵蚀第26-27页
    2.3 室内试验第27-37页
        2.3.1 弹性纵波速度测试第27-31页
        2.3.2 单轴压缩试验第31-34页
        2.3.3 耐崩解性指数试验第34-36页
        2.3.4 岩石切片与CT扫描第36-37页
    2.4 结果分析第37-47页
        2.4.1 弹性纵波速度及动弹性模量分析第37-38页
        2.4.2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分析第38-41页
        2.4.3 耐崩解性指数分析第41-42页
        2.4.4 岩石切片与CT扫描分析第42-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海上风电嵌岩桩基岩O-RMR14分类方法第48-70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岩石RMR分类方法第49-53页
        3.2.1 岩石RMR89分类方法第49-50页
        3.2.2 岩石RMR14分类方法第50-53页
    3.3 海上风电嵌岩桩基岩O-RMR14分类方法基本指标第53-63页
        3.3.1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σ_c评分值的确定第53-54页
        3.3.2 开挖面每延米节理数N_d评分值的确定第54-59页
        3.3.3 结构面条件评分值的确定第59-62页
        3.3.4 地下水赋存条件评分值的确定第62页
        3.3.5 岩石耐崩解性指数I_(d2)评分值的确定第62-63页
    3.4 基于O-RMR14基本分类方法的海水侵蚀时间影响分析第63-65页
    3.5 海上风电嵌岩桩基岩O-RMR14分类方法的修正评分项第65-68页
        3.5.1 节理倾向与桩体轴线关系的修正评分项F_0第65页
        3.5.2 桩端岩体应力应变特征的修正评分项F_s第65-67页
        3.5.3 桩孔暴露天数的修正评分项F_t第67-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嵌岩桩桩端基岩极限承载力理论与数值分析第70-94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现行桩端承载力确定方法第71页
    4.3 桩端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第71-79页
        4.3.1 基于二维H-B准则的桩端整体滑裂破坏的解法第71-73页
        4.3.2 基于二维H-B准则的桩周岩体剪切破坏的解法第73-74页
        4.3.3 基于三维H-B准则的桩周岩体剪切破坏的解法第74-75页
        4.3.4 基于Ⅰ-Ⅱ型复合判据的桩周岩体微裂纹断裂的解法第75-77页
        4.3.5 基于断续节理岩体极限强度理论的解法第77-79页
    4.4 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对比与验证第79-81页
    4.5 大直径嵌岩桩嵌岩深度h_r与桩径d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81-83页
        4.5.1 嵌岩深度h_r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81-82页
        4.5.2 桩径d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82-83页
    4.6 基于O-RMR14的嵌岩桩桩端基岩承载力计算分析第83-89页
        4.6.1 软件简介第83-84页
        4.6.2 MGZZ准则简介第84页
        4.6.3 模型的构建第84-85页
        4.6.4 数值模拟可靠性检验第85-88页
        4.6.5 基于O-RMR14的嵌岩桩桩端基岩承载力数值计算第88-89页
    4.7 海上风电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参数敏感性数值分析第89-92页
        4.7.1 参数σ_c敏感性分析第90页
        4.7.2 参数m_i敏感性分析第90-91页
        4.7.3 参数O-RMR14敏感性分析第91-92页
    4.8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5.1 结论第94-95页
    5.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城区主要岩土层参数特性及其关联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土-水特征曲线的全吸力范围试验及微观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