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1页 |
第一章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思想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第一代新儒家思想发展 | 第11-14页 |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 第11-12页 |
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 第12页 |
三、冯友兰的“新理学” | 第12-13页 |
四、贺麟的“新心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第二代新儒家思想发展 | 第14-17页 |
一、唐君毅与牟宗三思想 | 第14-15页 |
二、徐复观思想 | 第15-16页 |
三、方东美思想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第三代新儒家思想 | 第17-22页 |
一、成中英思想 | 第17-18页 |
二、杜维明思想 | 第18-19页 |
三、刘述先思想 | 第19-20页 |
四、蔡仁厚思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现代新儒家思想评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的特征 | 第22-24页 |
一、现代新儒家的本质特征—文化立场 | 第22-23页 |
二、现代新儒家的基本标准—文化立场 | 第23页 |
三、现代新儒家的基本态度—中体西用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的贡献与不足 | 第24-28页 |
一、现代新儒家的贡献 | 第24-26页 |
二、现代新儒家的不足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28-38页 |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思想对个人的价值 | 第28-29页 |
一、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个人对自己的定位 | 第28页 |
二、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养 | 第28-29页 |
三、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个人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 第29页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对社会的价值 | 第29-33页 |
一、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社会新旧矛盾的化解 | 第29页 |
二、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9-30页 |
三、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发展 | 第30-31页 |
四、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文化的现代转化 | 第31-32页 |
五、现代新儒家思想有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思想对西方的价值 | 第33-36页 |
一、现代新儒家思想可以救治西方工具理性主义的弊端 | 第33-34页 |
二、现代新儒家思想可以救治西方伦理危机与后现代主义的危机 | 第34页 |
三、现代新儒家思想可以弥补西方思维模式的弊端 | 第34-35页 |
四、现代新儒家思想可以救治西方宗教信仰问题 | 第35-36页 |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想对全球伦理建构的价值 | 第36-38页 |
一、“恕道”原则与人道原则为全球伦理的建构提供重要资源 | 第36页 |
二、“大同”思想与国际秩序的普遍规则相符 | 第36页 |
三、儒学在全球伦理的建构上存在着机遇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