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O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位点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绪论第10页
    1.2 蛭石简介第10-12页
    1.3 二维蛭石基层状材料第12-15页
        1.3.1 膨胀蛭石第12-13页
        1.3.2 多孔蛭石第13-14页
        1.3.3 SiO_2纳米筛第14页
        1.3.4 MgAl水滑石第14-15页
        1.3.5 Si-C-N-O陶瓷材料第15页
    1.4 二维蛭石基层状材料的应用领域第15-21页
        1.4.1 隔热保温材料第15-16页
        1.4.2 土壤改良剂第16页
        1.4.3 药物缓释材料第16-17页
        1.4.4 吸附剂第17-19页
        1.4.5 催化剂载体第19页
        1.4.6 二维模板第19-20页
        1.4.7 结构陶瓷材料第20页
        1.4.8 锂电负极材料第20-21页
    1.5 CO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1 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第21-22页
        1.5.2 CO甲烷化活性机理研究第22页
    1.6 合成气甲烷化研究进展第22-23页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1.7.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第23页
        1.7.2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29页
    2.1 实验仪器及原料第25-26页
    2.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26-27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7-29页
        2.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AAS)第27页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第27页
        2.3.3 N2吸附第27页
        2.3.4 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XRD)第27页
        2.3.5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27-28页
        2.3.6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第28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3.8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8-29页
第三章 等离子体法制备低负载量镍基催化剂及CO甲烷化性能研究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3.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XRD)第30-31页
        3.3.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SEM)第31-32页
        3.3.3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HAADF-STEM)第32-33页
        3.3.4 催化剂的价态分析(XPS)第33-34页
        3.3.5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第34-35页
        3.3.6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瞬时纳米沉降法对镍基催化剂载体及其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第38-48页
    4.1 前言第38-39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39-40页
        4.2.1 水滑石载体的制备第39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9-4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4.3.1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40页
        4.3.2 水滑石载体及催化剂的结构分析第40-41页
        4.3.3 水滑石载体的形貌分析第41-44页
        4.3.4 水滑石载体的元素分析第44-45页
        4.3.5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HRTEM)第45-46页
        4.3.6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蒸氨法制备Ni/SiO_2催化剂及其活性位点研究第48-56页
    5.1 前言第48页
    5.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5.2.1 催化剂Ni/SiO_2的制备第48-4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5.3.1 催化剂的结果表征(XRD)第49页
        5.3.2 催化剂的形貌表征(SEM、HAADF-STEM)第49-50页
        5.3.3 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_2-TPR)第50-51页
        5.3.4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第51-52页
        5.3.5 催化剂活性位点研究(In-situ FTIR)第52页
        5.3.6 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理论计算(DFT)第52-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导师评阅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岸礁地形上孤立波传播与爬坡的模拟
下一篇:稀土铈配位聚合物在重金属离子与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