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地下水资源综合规划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3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2.2 社会经济 | 第19页 |
2.3 气象与水文 | 第19-21页 |
2.3.1 气象 | 第19页 |
2.3.2 水文 | 第19-21页 |
2.4 水利工程 | 第21-23页 |
2.4.1 水库 | 第21-22页 |
2.4.2 灌区 | 第22-23页 |
第3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23-35页 |
3.1 区域地质 | 第23-28页 |
3.1.1 地形地貌 | 第23-25页 |
3.1.2 地层岩性 | 第25-27页 |
3.1.3 地质构造 | 第27-28页 |
3.2 区域水文地质 | 第28-35页 |
3.2.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8-30页 |
3.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30-31页 |
3.2.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1-35页 |
第4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35-64页 |
4.1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第35-57页 |
4.1.1 地下水资源分区 | 第35-36页 |
4.1.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第36-55页 |
4.1.3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 第55-57页 |
4.2 地下水质量评价 | 第57-64页 |
4.2.1 单项指标评价 | 第57-61页 |
4.2.2 综合评价法 | 第61-64页 |
第5章 地下水供需平衡分析 | 第64-72页 |
5.1 需水量预测 | 第64-69页 |
5.1.1 生活需水量预测 | 第64-65页 |
5.1.2 农业需水量预测 | 第65-66页 |
5.1.3 二产需水量预测 | 第66-67页 |
5.1.4 三产及生态需水量预测 | 第67-68页 |
5.1.5 各水平年总需水量 | 第68-69页 |
5.2 供水量预测 | 第69-70页 |
5.3 地下水供需平衡分析 | 第70-72页 |
第6章 地下水资源规划 | 第72-92页 |
6.1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72页 |
6.2 地下水资源规划模型 | 第72-78页 |
6.2.1 线性规划模型建立 | 第72-74页 |
6.2.2 模型规划求解 | 第74-78页 |
6.3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第78-88页 |
6.3.1 用水规划 | 第78-81页 |
6.3.2 节水规划 | 第81-83页 |
6.3.3 用节水规划效果 | 第83-84页 |
6.3.4 供水规划 | 第84-86页 |
6.3.5 供水规划效果 | 第86-88页 |
6.4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 第88-90页 |
6.5 其它措施 | 第90-92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2-94页 |
7.1 结论 | 第92-93页 |
7.2 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 | 第99-100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