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公司机会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9-12页 |
(一) 财产说 | 第9页 |
(二) 权利说 | 第9-10页 |
(三) 本文的观点 | 第10-12页 |
二、英国法上的公司机会认定标准 | 第12-16页 |
(一) 不冲突原则——Boardman v.Phipps案 | 第12-13页 |
(二) 不争利规则——Regal(Hasting)Ltd v.Gulliver案 | 第13-14页 |
(三) 对传统衡平法的改造——Island Export Finance Ltd v.Umunna案 | 第14-16页 |
三、"美国法"上的公司机会认定标准 | 第16-21页 |
(一) 既得利益或期待利益标准(Interest or Expectancy Test) | 第16-17页 |
(二) 经营范围标准(Line of Business Test) | 第17页 |
(三) 公平标准(Fairness Test) | 第17-18页 |
(四) 混合标准(Hybrid Test) | 第18-19页 |
(五) 不同公司不同标准(Different Companies,Different Tests) | 第19-21页 |
四、英美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21-30页 |
(一) 英美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差异 | 第22-24页 |
(二) 对英美公司机会认定标准差异原因的分析 | 第24-27页 |
(三) 本文对英国公司机会认定标准争议的评价 | 第27-30页 |
五、英美公司机会认定标准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30-38页 |
(一) 我国公司机会立法的现状和不足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我国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建议 | 第31-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