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严谨反应相关基因rela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34页
    1.1 严谨反应简介第10-22页
        1.1.1 严谨反应的定义第10-11页
        1.1.2 鸟苷四磷酸(ppGpp)的合成和水解第11-12页
        1.1.3 Re1A和SpoT蛋白不同结构域的功能第12-15页
        1.1.4 ppGpp的分布第15-16页
        1.1.5 ppGpp作用机制第16-20页
        1.1.6 ppGpp对细胞形态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第20-22页
    1.2 鱼腥蓝细菌PCC 7120异形胞发育第22-32页
        1.2.1 蓝细菌简介第22-23页
        1.2.2 鱼腥蓝细菌PCC 7120异形胞发育调控机制第23-32页
    1.3 蓝细菌中ppGpp研究进展第32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2-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55页
    2.1 菌株和质粒第34-36页
    2.2 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第36-38页
    2.3 常用贮存液和缓冲液配方第38-40页
        2.3.1 贮存液第38-39页
        2.3.2 缓冲液配方第39-40页
    2.4 主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第40页
    2.5 实验方法第40-55页
        2.5.1 质粒DNA的制备及其基本操作第40页
        2.5.2 大肠杆菌转化第40-41页
        2.5.3 鱼腥蓝细菌PCC 7120总DNA的抽提第41-43页
        2.5.4 蓝细菌接合转移(三亲本杂交)第43-45页
        2.5.5 接合转移转化子的验证第45-46页
        2.5.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pGpp第46页
        2.5.7 藻青素测定第46-47页
        2.5.8 蛋白定量——BradFord法第47-48页
        2.5.9 蛋白质的诱导和纯化第48-50页
        2.5.10 包涵体的抽提纯化第50页
        2.5.11 抗体的制备第50-51页
        2.5.12 鱼腥蓝细菌PCC 7120细胞中蛋白质的制备第51页
        2.5.13 Western Blotting第51-52页
        2.5.14 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缺氮诱导第52-53页
        2.5.15 鱼腥蓝细菌PCC 7120 RNA的提取及纯化第53-54页
        2.5.16 反转录RNA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al-time PCR)第54-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87页
    3.1 鱼腥蓝细菌中Rel/SpoT同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55-57页
    3.2 rel_(ana)互补大肠杆菌Rel/SpoT突变体第57-59页
        3.2.1 互补载体pGEX-6p-1549的构建第57-58页
        3.2.2 体内互补大肠杆菌突变体第58-59页
    3.3 rel_(ana)突变体的构建第59-61页
        3.3.1 中断失活突变体的构建第59-60页
        3.3.2 突变体MHRS的验证第60-61页
    3.4 互补菌株C1549的构建第61-63页
        3.4.1 互补质粒pRL25T-C1549的构建第61-62页
        3.4.2 互补菌株的筛选第62页
        3.4.3 互补菌株中rel_(ana)的表达检测第62-63页
    3.5 突变体MHRS的表型分析第63-68页
        3.5.1 rel_(ana)的突变影响了菌丝体在氮源缺乏条件下的生长第63-65页
        3.5.2 rel_(ana)的突变对细胞内色素含量的影响第65-67页
        3.5.3 rel_(ana)基因的中断影响了菌丝体对氨基酸饥饿的响应第67-68页
    3.6 缺氮条件下rel_(ana)基因在野生型鱼腥蓝细菌中的表达变化第68-72页
        3.6.1 real-time PCR检测rel_(ana)基因在野生型中的表达变化第68-71页
        3.6.2 rel_(ana)基因的转录融合菌株荧光观察结果第71-72页
    3.7 Rel_(ana)蛋白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的超表达第72-76页
        3.7.1 超表达质粒的构建第72-75页
        3.7.2 超表达菌株的表型第75-76页
    3.8 Rel_(ana)蛋白特异性地定位在营养细胞中第76-81页
        3.8.1 Rel_(ana)翻译融合菌株的构建第76-78页
        3.8.2 Rel_(ana)蛋白不同结构域缺失的翻译融合菌株的构建第78-81页
    3.9 rel_(ana)基因的突变影响了hetR基因的表达第81-85页
        3.9.1 突变体MHRS中hetR的表达变化第82-83页
        3.9.2 异位超表达HetR不能回复MHRS突变体异形胞的发育第83-85页
    3.10 rel_(ana)的突变影响了细胞的生存能力第85-86页
    3.11 rel_(ana)的突变影响了藻青素的积累第86-87页
4 讨论与总结第87-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附录 本文所用引物第105-107页
发表的文章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otch信号通路介导脓毒症脑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Classification of Freshwater Dothideomycetes and Anamorphic Fungi in Northern Thai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