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小说批评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确立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阿来小说的批评现状 | 第9-10页 |
(二)阿来小说批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四、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作为一种当代批评现象的阿来小说批评 | 第14-25页 |
一、繁荣表象背后的尴尬 | 第14-18页 |
(一)纯文学与时代的对抗:坎坷出版路 | 第14-16页 |
(二)阿来小说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 第16-18页 |
二、新世纪:悄然变化的批评格局 | 第18-21页 |
(一)媒体批评的“热”活跃 | 第18-20页 |
(二)精英批评的“冷”坚守 | 第20-21页 |
三、阿来小说批评的难点与焦点 | 第21-25页 |
(一)文本的复杂性之客观存在 | 第22-23页 |
(二)普遍与特殊之主观认知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阿来小说批评的多重维度 | 第25-49页 |
一、文化: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一 | 第26-32页 |
(一)文化身份界定 | 第26-28页 |
(二)双向徘徊的文化立场 | 第28-30页 |
(三)文化研究的批评路径 | 第30-32页 |
二、诗性: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二 | 第32-37页 |
(一)文本建构的诗意化 | 第32-34页 |
(二)叙述方式的意象化 | 第34-35页 |
(三)诗性精神的守望 | 第35-37页 |
三、历史: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三 | 第37-42页 |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盛行 | 第37-39页 |
(二)“大”历史与“小”叙事 | 第39-40页 |
(三)作家历史观的演变 | 第40-42页 |
四、人性: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四 | 第42-49页 |
(一)生态视域的“人”之在 | 第43-46页 |
(二)人性真善美的理想呼唤 | 第46页 |
(三)文学文本中的人性呈现 | 第46-49页 |
第三章 阿来小说批评的价值及其局限 | 第49-67页 |
一、阿来小说批评价值意义的确认 | 第49-59页 |
(一)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探索 | 第50-56页 |
(二)藏族文学批评的突围战 | 第56-58页 |
(三)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 | 第58-59页 |
二、阿来小说批评的局限 | 第59-67页 |
(一)他者批评的误读现象 | 第59-61页 |
(二)理论的惰性与批评的审视 | 第61-64页 |
(三)时代之因与缺席的批评 | 第64-67页 |
第四章 阿来小说批评发展的可能 | 第67-76页 |
一、民族主体的批评立场 | 第67-71页 |
(一)多民族文学史观 | 第68页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68-71页 |
二、文学批评与跨文化研究方法结合 | 第71-76页 |
(一)跨文化研究方法的理路 | 第71-72页 |
(二)阿来小说跨文化研究的可能 | 第72-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