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1.2.2.1 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异同 | 第10-11页 |
1.2.2.2 大、中学数学教学脱节的表现 | 第11页 |
1.2.2.3 具体教学内容的衔接研究 | 第11-12页 |
1.2.2.4 教学思想方法的衔接研究 | 第12页 |
1.2.2.5 学习方式、方法的衔接研究 | 第12页 |
1.2.2.6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 | 第12-13页 |
1.2.2.7 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研究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不同之处 | 第14-16页 |
1.4.1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历史时间划分 | 第14-15页 |
1.4.2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研究对象不同 | 第15页 |
1.4.3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同 | 第15-16页 |
1.5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5.1 青少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页 |
1.5.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1.5.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差别与联系 | 第19-27页 |
2.1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过程的比较 | 第19-20页 |
2.1.1 概念讲解方面 | 第19页 |
2.1.2 师生互动方面 | 第19-20页 |
2.1.3 技能训练方面 | 第20页 |
2.2 在高中实行高观点下的数学教学 | 第20-22页 |
2.2.1 怎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高观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 第20-22页 |
2.3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教学中的渗透 | 第22-27页 |
2.3.1 高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 第22-25页 |
2.3.2 在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措施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 | 第27-31页 |
3.1 大学新生不适应的表现 | 第27-29页 |
3.1.1 部分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 第27-28页 |
3.1.2 部分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 第28页 |
3.1.3 部分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的交往环境 | 第28页 |
3.1.4 部分大学新生存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 第28-29页 |
3.2 解决该适应性问题的措施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别与联系 | 第31-35页 |
4.1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内容上的脱节 | 第31页 |
4.2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内容上的重复 | 第31-3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