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第11-15页 |
1.2.1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2.2 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简称WAMS)的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3 基于WAMS的状态估计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状态估计基础理论研究 | 第16-29页 |
2.1 状态估计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2 状态估计的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2.3 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 | 第17-20页 |
2.3.1 量测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3.2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3.3 电力系统的网络方程 | 第19-20页 |
2.4 状态估计的几种经典算法 | 第20-28页 |
2.4.1 加权最小二乘法 | 第20-23页 |
2.4.2 快速分解法 | 第23-25页 |
2.4.3 基于量测变换的状态估计法 | 第25-27页 |
2.4.4 三种经典状态估计算法比较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WAMS的状态估计研究 | 第29-48页 |
3.1 WAMS构成的基本原理 | 第29-34页 |
3.1.1 时间同步系统 | 第30-31页 |
3.1.2 相量测量单元 | 第31-33页 |
3.1.3 WAMS主站 | 第33页 |
3.1.4 信息交换系统 | 第33-34页 |
3.2 利用WAMS数据进行状态估计 | 第34-42页 |
3.2.1 线性状态估计 | 第34-35页 |
3.2.2 非线性状态估计 | 第35-36页 |
3.2.3 改进的状态估计方法 | 第36-42页 |
3.3 基于改进WAMS混合量测的廊坊地区状态估计 | 第42-47页 |
3.3.1 1号节点系统状态估计 | 第43-44页 |
3.3.2 2号节点系统状态估计 | 第44-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WAMS核心元件PMU在状态估计中的研究 | 第48-64页 |
4.1 PMU的原理 | 第48-49页 |
4.2 PMU的应用 | 第49-50页 |
4.3 系统可观测下的PMU配置研究 | 第50-52页 |
4.4 基于特定应用的PMU配置方法 | 第52-54页 |
4.4.1 涉及系统同调性的PMU配置方法 | 第52-53页 |
4.4.2 涉及提高状态估计精度的PMU配置方法 | 第53-54页 |
4.4.3 涉及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的PMU配置方法 | 第54页 |
4.5 基于可观测的状态估计算法优化 | 第54-62页 |
4.5.1 传统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55-56页 |
4.5.2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56-58页 |
4.5.3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优化 | 第58-59页 |
4.5.4 基于WAMS优化算法的廊坊地区状态估计 | 第59-62页 |
4.6 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基于WAMS的状态估计优化评估 | 第64-73页 |
5.1 组合评价理论介绍 | 第64-66页 |
5.1.1 现代评价方法发展历程 | 第64页 |
5.1.2 综合评价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64-66页 |
5.1.3 组合评价的概念及思路 | 第66页 |
5.2 状态估计优化综合评价 | 第66-72页 |
5.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66-68页 |
5.2.2 专家打分法介绍 | 第68-70页 |
5.2.3 廊坊地区状态估计优化配置工程评价分析 | 第70-72页 |
5.3 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