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CE 的基本理论 | 第9-12页 |
·CE 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CE 的分离模式 | 第10-11页 |
·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特点 | 第12页 |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 第12-13页 |
·CE 手性拆分的原理 | 第13-15页 |
·手性消除 | 第14页 |
·构建手性环境 | 第14-15页 |
·手性添加剂 | 第15-17页 |
·环糊精的简介 | 第15-16页 |
·环糊精对对映体的识别机理 | 第16页 |
·环糊精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纳米材料在毛细管电泳应用中的研究 | 第17页 |
·展望CE 技术 | 第17-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巯基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3-30页 |
·前言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3页 |
·单取代巯基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的合成 | 第23-25页 |
·表征手段 | 第25-27页 |
·简单易操作的表征方法验证巯基 | 第25页 |
·紫外光谱 | 第25页 |
·透射电镜 | 第25-26页 |
·红外谱图 | 第26页 |
·核磁谱图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毛细管电色谱对氨基酸的手性分离 | 第30-39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缓冲溶液和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衍生方法 | 第31页 |
·电泳条件 | 第31页 |
·结果讨论 | 第31-35页 |
·β-SH-CD modified GNPs 的浓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 | 第31-32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32-33页 |
·电压 | 第33-34页 |
·环糊精浓度对比实验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毛细管电色谱对手性药物的分离 | 第39-46页 |
·前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实验药品 | 第40页 |
·样品准备 | 第40页 |
·电泳条件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β-SH-CD modified GNPs 的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40-42页 |
·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42页 |
·溶液pH 值的影响 | 第42页 |
·电压的影响 | 第42页 |
·环糊精浓度对比实验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毛细管电泳在爆炸残余物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 第46-52页 |
·简介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准备 | 第47页 |
·结果讨论 | 第47-50页 |
·无机物分析 | 第47-48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8-49页 |
·有机物的分析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