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及其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2页
    1.4 本文主要创新及困难第12-13页
2 银行业监管概论第13-27页
    2.1 银行监管的由来及其法律依据第13-15页
        2.1.1 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2.1.2 银行监管的法律依据第14-15页
    2.2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第15-16页
        2.2.1 银行市场发展的影响力第15页
        2.2.2 银行市场的外部性第15页
        2.2.3 银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第15-16页
    2.3 我国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与内容方法第16-23页
        2.3.1 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第16-17页
        2.3.2 监管的指标体系和主要监管指标第17-19页
        2.3.3 我国银行的监管内容第19-21页
        2.3.4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方法第21-23页
    2.4 银行监管的主体和客体第23页
        2.4.1 银行监管的主体第23页
        2.4.2 银行监管的客体第23页
    2.5 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其监管模式选择第23-27页
        2.5.1 银行混业发展趋势第23-24页
        2.5.2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第24-27页
3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3页
    3.1 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第27-29页
        3.1.1 银行产权制度不健全第27页
        3.1.2 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第27-28页
        3.1.3 国内环境对于银行监管的影响第28-29页
    3.2 人员机制带来道德风险第29-30页
    3.3 网络银行的发展给银行监管带来挑战第30-31页
    3.4 我国社会监督机制和社会中介在监管中存在问题第31-33页
4 国际性银行监管概况及西方发达国家监管经验借鉴第33-41页
    4.1 国际性银行概况与监管第33-34页
        4.1.1 巴塞尔协议与国际银行监管第33页
        4.1.2 国际性银行监管概况第33-34页
    4.2 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情况及经验借鉴第34-37页
        4.2.1 美国银行监管模式第34-35页
        4.2.2 美国银行监管的特点第35-36页
        4.2.3 美国银行监管带来的启示第36-37页
    4.3 新加坡银行业监管的情况及经验借鉴第37-41页
        4.3.1 新加坡银行监管情况第37-38页
        4.3.2 新加坡的监管特点第38-39页
        4.3.3 新加坡银行监管带来的启示第39-41页
5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完善对策第41-49页
    5.1 监管制度的完善第41-44页
        5.1.1 完善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第41-42页
        5.1.2 完善组织监管模式第42页
        5.1.3 完善银行内控体制第42-44页
    5.2 人员机制的完善第44-46页
        5.2.1 加强对监督者的管理第44-45页
        5.2.2 加大对银行高层的监管力度第45-46页
    5.3 有效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构建第46-47页
    5.4 社会监督体系的加强第47-49页
        5.4.1 增强行业协会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第47-48页
        5.4.2 强化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民币汇率应对外部冲击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宁乡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