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状貌词及其文学意义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一、《诗经》状貌词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两汉南北朝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隋唐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 | 第12页 |
(三)宋代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四)明清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五)近现代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诗经》状貌词的研究价值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诗经》状貌词的界定及分类 | 第16-26页 |
第一节《诗经》状貌词的界定标准 | 第16-17页 |
一、现代解释 | 第16-17页 |
二、前人的训诂资料 | 第17页 |
第二节《诗经》状貌词的统计与分类 | 第17-26页 |
一、单音节状貌词 | 第17-23页 |
(一)按其描写的意义范围 | 第17-18页 |
(二)按其结构 | 第18-23页 |
二、复音节状貌词 | 第23-26页 |
(一)重言状貌词 | 第23-24页 |
(二)联绵状貌词 | 第24页 |
(三)复合状貌词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诗经》状貌词的文学价值 | 第26-45页 |
第一节 《诗经》状貌词构词成文的文学文本价值 | 第26-36页 |
一、丰富多彩的句形样式 | 第26-28页 |
(一)句加衬字 | 第26-27页 |
(二)词语并列或重叠 | 第27页 |
(三)词序倒置 | 第27-28页 |
二、重章复沓的篇章形式 | 第28-36页 |
(一)状貌词相同 | 第28-29页 |
(二)状貌词替换 | 第29-36页 |
第二节 《诗经》状貌词诗乐舞的文学艺术价值 | 第36-45页 |
一、节奏的划分与音韵的和谐 | 第37-40页 |
二、歌唱的多样与入乐的改编 | 第40-45页 |
(一)歌唱的多样 | 第40-42页 |
(二)入乐的改编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诗经》状貌词的周代文化影响 | 第45-63页 |
第一节 《诗经》状貌词与礼乐文化 | 第45-52页 |
一、诗经中吉礼的状貌词 | 第45-47页 |
二、诗经中凶礼的状貌词 | 第47-48页 |
三、诗经中宾礼的状貌词 | 第48-49页 |
四、诗经中军礼的状貌词 | 第49-50页 |
五、诗经中嘉礼的状貌词 | 第50-52页 |
第二节《诗经》状貌词与审美文化 | 第52-63页 |
一、《诗经》状貌词与男性审美 | 第52-56页 |
(一)状貌词塑造男性形象的方式 | 第52-53页 |
(二)状貌词反映的男性审美 | 第53-56页 |
二、《诗经》状貌词与女性审美 | 第56-59页 |
(一)状貌词塑造女性形象的方式 | 第56-57页 |
(二)状貌词反映的女性审美 | 第57-59页 |
三、《诗经》状貌词与动植物审美 | 第59-63页 |
(一)多产多籽的动植物和多子多孙的歌颂 | 第59-60页 |
(二)动植物的衰败繁盛和浓厚的生命意识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附录 《诗经》状貌词表 | 第6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后记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