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1.1 我国水电发展现状 | 第9页 |
1.1.2 水电站厂房振动问题 | 第9-10页 |
1.1.3 水电站厂房振动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4 当前振动分析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 振动传递路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功率流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统计能量分析法 | 第14页 |
1.3.2 行波分析法 | 第14-15页 |
1.3.3 导纳功率流法 | 第15-16页 |
1.3.4 有限元功率流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及结构声强功率流理论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弹性力学分析理论 | 第19-21页 |
2.3 有限元理论 | 第21-25页 |
2.3.1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 | 第21页 |
2.3.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21页 |
2.3.3 有限元动力学及质量方程 | 第21-23页 |
2.3.4 模态分析 | 第23-24页 |
2.3.5 谐响应分析 | 第24-25页 |
2.4 结构声强理论及公式 | 第25-29页 |
2.4.1 一维及二维结构的声强公式 | 第26-27页 |
2.4.2 三维结构声强公式的推导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板梁结构的结构声强振动特性分析 | 第29-47页 |
3.1 连续体有限元功率流计算的实现 | 第29-32页 |
3.2 板梁结构数值计算与讨论 | 第32-44页 |
3.2.1 悬臂梁结构声强计算及分析 | 第32-36页 |
3.2.2 平板结构声强计算及分析 | 第36-39页 |
3.2.3 单向梁-板结构声强计算与分析 | 第39-40页 |
3.2.4 十字梁-板结构声强计算与分析 | 第40-42页 |
3.2.5 结构变化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3.2.6 结构刚度变化比较分析 | 第43页 |
3.2.7 结构阻尼比变化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3.2.8 集中力变化比较分析 | 第44页 |
3.3 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 | 第44-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声强方法坝后式厂房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 第47-73页 |
4.1 厂房边界及有限元模型 | 第47-48页 |
4.2 荷载及计算条件 | 第48-51页 |
4.3 梁柱和风罩振动传递分析 | 第51-60页 |
4.3.1 立柱振动传递分析 | 第52-56页 |
4.3.2 横梁振动传递分析 | 第56-57页 |
4.3.3 风罩振动传递分析 | 第57-60页 |
4.4 发电机层楼板振动传递分析 | 第60-63页 |
4.5 蜗壳层振动传递分析 | 第63-66页 |
4.6 交通道及下游导墙结构振动传递分析 | 第66-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基于结构声强对机组材料参数的优化设计 | 第73-79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机组-机墩系统的模型简化 | 第73-75页 |
5.3 优化流程 | 第75-77页 |
5.4 优化结果及结论 | 第77-79页 |
第六章 基于果蝇优化改进GRNN的厂房振动预测 | 第79-85页 |
6.1 概述 | 第79页 |
6.2 果蝇优化GRNN组合模型 | 第79-82页 |
6.3 实例分析 | 第82-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7.1 全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7.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