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隆大厦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6页 |
1.5 项目介绍 | 第16-18页 |
1.5.1 项目简介 | 第16页 |
1.5.2 建筑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1.5.3 工程项目的给排水工程概况 | 第17页 |
1.5.4 工程项目装修概况 | 第17-18页 |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8-21页 |
2.1.1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建筑工程质量的含义 | 第18页 |
2.1.3 控制的含义 | 第18-21页 |
2.2 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 第21页 |
2.2.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 第21页 |
2.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2.2.4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 第22-25页 |
3 洪隆大厦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总体分析 | 第25-32页 |
3.1 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 第25页 |
3.2 目标制定及质量计划的依据 | 第25-27页 |
3.3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 第27-28页 |
3.4 洪隆大厦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及难点分析 | 第28-32页 |
3.4.1 项目特点 | 第28页 |
3.4.2 项目难点 | 第28-30页 |
3.4.3 分阶段与分项双重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4 洪隆大厦项目的分阶段质量控制 | 第32-51页 |
4.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 第32-34页 |
4.1.1 项目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33页 |
4.1.2 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33-34页 |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34-47页 |
4.2.1 对人的因素的控制 | 第34-38页 |
4.2.2 对材料的控制 | 第38-39页 |
4.2.3 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 第39-40页 |
4.2.4 对技术方法的控制 | 第40-41页 |
4.2.5 环境控制 | 第41-44页 |
4.2.6 测量的控制 | 第44页 |
4.2.7 对其他细节的质量控制 | 第44-47页 |
4.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47-51页 |
4.3.1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 第47-48页 |
4.3.2 项目竣工阶段的质量验收标准 | 第48-49页 |
4.3.3 工程在验收时应具备下列的条件 | 第49页 |
4.3.4 项目竣工阶段的具体质量保证措施 | 第49-51页 |
5 洪隆大厦项目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 第51-63页 |
5.1 混凝土工程 | 第51-53页 |
5.2 模板工程 | 第53-55页 |
5.3 钢筋工程 | 第55-57页 |
5.4 电气照明工程 | 第57-58页 |
5.5 防水工程 | 第58-59页 |
5.6 抹灰工程 | 第59-61页 |
5.7 冬季施工措施 | 第61页 |
5.8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 第61-63页 |
6 洪隆大厦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 第63-67页 |
6.1 目标体系 | 第63-64页 |
6.2 质量控制规划 | 第64页 |
6.3 质量保证指导体系 | 第64-65页 |
6.3.1 质量管理体系 | 第64-65页 |
6.3.2 组织体系 | 第65页 |
6.4 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 第65-66页 |
6.5 制度体系 | 第66页 |
6.6 安全文明管理体系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结论 | 第67-68页 |
7.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