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 第24-25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页 |
1.4.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6-41页 |
2.1 区域物流的相关理论 | 第26-31页 |
2.1.1 物流 | 第26-28页 |
2.1.2 区域物流 | 第28-29页 |
2.1.3 物流基础理论 | 第29-31页 |
2.2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第31-36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31页 |
2.2.2 主要的理论 | 第31-36页 |
2.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理论 | 第36-39页 |
2.3.1 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长江经济带物流与经济概况 | 第41-54页 |
3.1 长江经济带物流概况 | 第41-48页 |
3.1.1 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第41-44页 |
3.1.2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较快 | 第44-46页 |
3.1.3 物流企业受到重视,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成长 | 第46-47页 |
3.1.4 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扶持物流发展 | 第47-48页 |
3.2 长江经济带经济状况 | 第48-52页 |
3.2.1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 第48-49页 |
3.2.2 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较快,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 | 第49-50页 |
3.2.3 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 第50-51页 |
3.2.4 长江中下游工业发展迅速,下游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 第51-52页 |
3.3 长江经济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4-69页 |
4.1 指标确定和数据处理 | 第54-57页 |
4.1.1 物流指标 | 第54-55页 |
4.1.2 区域经济增长指标 | 第55-56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56-57页 |
4.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7-61页 |
4.2.1 平稳性检验 | 第57-59页 |
4.2.2 协整性检验 | 第59-60页 |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60-61页 |
4.3 Logistic函数模型建立 | 第61-64页 |
4.3.1 Logistic函数模型 | 第62-63页 |
4.3.2 货运量与GDP的Logistic模型建立 | 第63-64页 |
4.4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模型分析 | 第64-67页 |
4.4.1 边际分析 | 第64页 |
4.4.2 弹性分析 | 第64-65页 |
4.4.3 拐点分析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结论和对策 | 第69-8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5.2 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对策 | 第70-78页 |
5.2.1 打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环境 | 第70-71页 |
5.2.2 构建产业组织 | 第71-72页 |
5.2.3 基础设施建设 | 第72-74页 |
5.2.4 注重物流人才培养 | 第74-75页 |
5.2.5 整合物流资源,降低资源占用 | 第75-76页 |
5.2.6 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服务水平 | 第76页 |
5.2.7 构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机制 | 第76-78页 |
5.2.8 扩大开放,加强区域联系 | 第78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