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0-22页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因子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 金葡菌溶血素的研究第10-11页
        1.2 金葡菌肠毒素的研究第11页
        1.3 金葡菌粘附素的研究第11页
        1.4 金葡菌剥脱毒素的研究第11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第11-13页
        2.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第12页
        2.2 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第12页
        2.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机制第12-13页
        2.4 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第13页
    3 中药抑菌作用研究进展第13-14页
    4 大黄素抗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14-16页
        4.1 抗微生物作用第14-15页
        4.2 大黄素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5-16页
    5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16-20页
        5.1 蛋白质组的概念第16页
        5.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技术平台第16-18页
        5.3 iTRAQ相对定量技术为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第18-20页
    6 本研究的工作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第20-22页
第二章 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第22-28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2-23页
        1.1 仪器设备第22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22页
        1.3 实验菌株第22页
        1.4 实验用试剂和缓冲液配方第22-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1 药物抗菌活性评价第23-24页
        2.2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24页
        2.3 大黄素对金葡菌蛋白质作用的SDS-PAGE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第25-27页
        3.1 药物抗菌活性评价第25页
        3.2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25页
        3.3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第25-27页
    4 讨论第27页
    5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大黄素抗金葡菌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28-53页
    1 材料和仪器第28-29页
        1.1 实验材料第28页
        1.2 仪器与设备第28页
        1.3 实验菌株第28-29页
    2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1 菌体制备第29页
        2.2 样品制备第29页
        2.3 iTRAQ标记第29页
        2.4 组分收集第29-30页
        2.5 液相质谱分析第30-31页
        2.6 数据处理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51页
        3.1 质谱数据有效性分析第32-33页
        3.2 MRSA对照组与MSSA对照组差异蛋白分析第33-41页
        3.3 MRSA药物组与MRSA对照组差异蛋白分析第41-45页
        3.4 MSSA药物组与MSSA对照组差异蛋白分析第45-51页
    4 讨论第51-52页
    5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1 结论第53-54页
    2 展望第54-55页
附录第55-59页
    附录1 MRSA对照组vs MSSA对照组差异蛋白KEGG代谢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5-56页
    附录2 MRSA药物组vs MRSA对照组差异蛋白KEGG代谢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6-57页
    附录3 MSSA药物组vs MSSA对照组差异蛋白KEGG代谢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枳实总黄酮在IBS模型大鼠体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