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2-16页 |
1.1.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3-14页 |
1.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5-16页 |
1.2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简介 | 第16-19页 |
1.2.1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1.2.2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1.3 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简介 | 第19-20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金纳米棒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不同长径比金纳米棒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 | 第23-24页 |
2.2.2.1 ITO导电玻璃的清洗 | 第23页 |
2.2.2.2 ZnO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 第23页 |
2.2.2.3 活性层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2.4 蒸镀电极 | 第24页 |
2.2.2.5 器件的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2.3 金纳米棒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金纳米棒的表征分析 | 第25-27页 |
2.3.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 第27-28页 |
2.3.3 金纳米棒的负载表征 | 第28-29页 |
2.3.4 器件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3 电子束辐照前后的PDA薄膜及PDA/AuNRs复合膜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2.1 PDA薄膜的制备 | 第33页 |
3.2.2 PDA/AuNRs复合膜的制备 | 第33页 |
3.2.3 电子辐照改性 | 第33-34页 |
3.2.4 辐照前后的PDA薄膜及PDA/AuNRs复合膜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3.3.1 电子辐照前后PDA膜及PDA/AuNRs复合膜的亲水性表征 | 第34-36页 |
3.3.2 电子辐照前后PDA膜及PDA/AuNRs复合膜的AFM表征 | 第36-38页 |
3.3.3 器件性能测试 | 第38-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4 金-银核壳结构纳米棒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43-51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2.1 Au@AgNRs的制备 | 第44页 |
4.2.2 Au@AgNRs/ITO电极的制备 | 第44页 |
4.2.3 Au@AgNRs/ITO电极应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4.3.1 Au@AgNRs的表征分析 | 第45-47页 |
4.3.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表征 | 第47页 |
4.3.3 Au@AgNRs/ITO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47-48页 |
4.3.4 利用循环伏安法检测葡萄糖 | 第48-49页 |
4.3.5 计时电流法检测 | 第49-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5.1 实验结论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