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估的电力系统安全预警分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方法 | 第14-24页 |
2.1 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方法概述 | 第14-16页 |
2.1.1 确定性评估方法 | 第14页 |
2.1.2 概率性评估方法 | 第14-15页 |
2.1.3 风险评估方法 | 第15-16页 |
2.2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第16-22页 |
2.2.1 解析法 | 第16-19页 |
2.2.2 模拟法(蒙特卡罗法)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基于效用理论的事故后果严重度评价模型 | 第24-36页 |
3.1 电力系统故障效用函数 | 第24-25页 |
3.2 基于效用理论的电力系统故障严重度模型 | 第25-28页 |
3.2.1 失负荷严重度模型 | 第25-26页 |
3.2.2 线路过负荷严重度模型 | 第26-27页 |
3.2.3 母线电压偏移严重度模型 | 第27-28页 |
3.3. 系统静态风险 | 第28-29页 |
3.3.1 失负荷风险模型 | 第28-29页 |
3.3.2 电压偏移风险模型 | 第29页 |
3.3.3 过负荷风险模型 | 第29页 |
3.4 基于AHP的打分法风险量化模型 | 第29-35页 |
3.4.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0页 |
3.4.2 海南电网算例分析 | 第30-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电网安全预警分级模型 | 第36-45页 |
4.1 故障概率的模糊分级方法 | 第36-38页 |
4.1.1 电网元件故障概率模型 | 第36页 |
4.1.2 模糊聚类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4.1.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概率分级 | 第37-38页 |
4.1.4 模糊划分清晰化 | 第38页 |
4.2 故障后果严重度的模糊分级方法 | 第38-43页 |
4.2.1 模糊数学相关理论 | 第38-42页 |
4.2.2 基于模糊推理的严重度分级 | 第42-43页 |
4.3 安全预警模型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含风电场的电网安全预警 | 第45-58页 |
5.1 风电场可靠性建模 | 第45-50页 |
5.1.1 风速预测模型 | 第45-47页 |
5.1.2 风机出力模型 | 第47-48页 |
5.1.3 尾流效应影响 | 第48-49页 |
5.1.4 风机随机停运模型 | 第49-50页 |
5.2 IEEE-RTS79算例分析 | 第50-52页 |
5.2.1 算例简介 | 第50-51页 |
5.2.2 标准系统潮流分析 | 第51-52页 |
5.3 风电场接入后的算例分析 | 第52-54页 |
5.3.1 风电接入容量对电网风险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2 风电接入位置对电网风险的影响 | 第54页 |
5.3.3 风电接入形式对电网风险的影响 | 第54页 |
5.4 预警分级算例分析 | 第54-57页 |
5.4.1 系统故障的安全预警排序 | 第54-55页 |
5.4.2 元件故障率对系统预警等级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3 线路负载率对系统预警等级的影响 | 第56页 |
5.4.4 风电接入容量与预警等级的关系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1 IEE-RTS79测试系统参数 | 第64-66页 |
附录2 部分算法程序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