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3 评述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农超对接”模式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8-29页
    2.1 基本概念第18-21页
        2.1.1 农产品供应链第18-19页
        2.1.2 “农超对接”模式第19-21页
        2.1.3 效率第21页
    2.2 基本理论第21-28页
        2.2.1 契约农业理论第21-23页
        2.2.2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23-24页
        2.2.3 交易费用理论第24-26页
        2.2.4 制度变迁理论第26-27页
        2.2.5 效率评价理论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现状、类型及主体分析第29-35页
    3.1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现状第29-30页
    3.2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类型第30-32页
        3.2.1 “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第30-31页
        3.2.2 “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第31页
        3.2.3 “超市+农户”模式第31-32页
    3.3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主体第32-34页
        3.3.1 直接参与主体第32-34页
        3.3.2 其他相关主体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第35-45页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第35-38页
        4.1.1 方法介绍第35-36页
        4.1.2 模型构建第36-38页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第38-39页
        4.2.1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8-39页
        4.2.2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39页
        4.2.3 环境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39页
    4.3 实证分析第39-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45-47页
    5.1 研究结论第45页
    5.2 对策建议第45-46页
    5.3 不足之处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1第50-53页
附录2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海盐县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