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县域经济时空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研究区域 | 第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县域经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县域经济的涵义 | 第22页 |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县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4页 |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 第24-26页 |
3 开封市县域经济时空特征 | 第26-40页 |
·开封市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分析 | 第26-32页 |
·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基于单指标的开封市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2-33页 |
·基于离差和比率的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基于相对发展率的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基于综合指标的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分析 | 第35-40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5-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 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40-46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0-42页 |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 第40-41页 |
·三次产业间关联度小 | 第41页 |
·县域经济缺乏活力 | 第41-42页 |
·企业间缺乏分工协作 | 第42页 |
·科技创新能力弱,劳动力素质低 | 第42-43页 |
·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水平低 | 第42页 |
·人口规模大,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42-43页 |
·政策体质因素 | 第43-46页 |
·财政金融因素 | 第43-44页 |
·政府管理机制 | 第44-46页 |
5 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第46-56页 |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 第46-48页 |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46-47页 |
·基于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47页 |
·基于政府扶持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基于旅游资源带动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第48页 |
·基于产业联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48页 |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48-49页 |
·突出特色原则 | 第48-49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49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9页 |
·改革创新原则 | 第49页 |
·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模式 | 第49-56页 |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杞县 | 第49-50页 |
·基于工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通许县、尉氏县 | 第50-52页 |
·基于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并重的发展模式——开封县 | 第52-53页 |
·基于旅游业和工业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兰考县 | 第53-56页 |
6 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56-64页 |
·开封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 第56-58页 |
·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第56页 |
·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关系 | 第56-57页 |
·引进外资和利用民间资金的关系 | 第57页 |
·向市场要钱和向政府要钱的关系 | 第57页 |
·营造良好环境和提升县域形象的关系 | 第57-58页 |
·发展开封市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58-64页 |
·树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观 | 第58页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第58-60页 |
·突出县域特色,建设现代农业 | 第60-61页 |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第61页 |
·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 第61-62页 |
·加快县域城镇化建设 | 第62-64页 |
7 结语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创新之处 | 第64-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