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1.1 蛹虫草的形态 | 第10页 |
1.1.2 蛹虫草的分布 | 第10-11页 |
1.1.3 蛹虫草生活史 | 第11页 |
1.2 蛹虫草人工培养现状 | 第11-12页 |
1.3 蛹虫草的主要药用成分与功效 | 第12-13页 |
1.3.1 虫草素 | 第12页 |
1.3.2 虫草多糖类 | 第12页 |
1.3.3 D-甘露醇 | 第12页 |
1.3.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12-13页 |
1.3.5 氨基酸及矿物质 | 第13页 |
1.3.6 其他物质 | 第13页 |
1.4 植物生长物质 | 第13-16页 |
1.4.1 植物激素 | 第13-14页 |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4-16页 |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食药用真菌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低聚壳寡糖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8-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1 材料 | 第18-19页 |
2.1.2 方法 | 第19-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2.2.1 低聚壳寡糖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低聚壳寡糖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2-27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复硝酚钠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8-3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3.2.1 复硝酚钠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3.2.2 复硝酚钠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8-34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三十烷醇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6-4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4.2.1 三十烷醇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6页 |
4.2.2 三十烷醇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6-42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四甲基戊二酸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3-5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5.2.1 四甲基戊二酸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2 四甲基戊二酸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4-49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胺鲜酯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1-58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6.2.1 胺鲜酯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1页 |
6.2.2 胺鲜酯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1-57页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57-58页 |
第七章 氯吡脲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64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58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7.2.1 氯吡脲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8页 |
7.2.2 氯吡脲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63页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63-6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8.1 结论 | 第64-65页 |
8.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