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土工机械、挖掘机械论文--挖掘机论文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挖掘机远程通讯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工程机械远程监控技术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多卫星组合定位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课题的提出第12页
    1.5 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1.6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挖掘机远程通讯系统总体设计第15-19页
    2.1 机载通讯终端第15-16页
    2.2 远程监控平台第16-17页
    2.3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3章 机载通讯终端的硬件设计第19-31页
    3.1 硬件系统的设计原理第19-20页
    3.2 系统硬件设计第20-30页
        3.2.1 微控制器的设计第20-21页
        3.2.2 北斗定位模块设计第21-22页
        3.2.3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第22-23页
        3.2.4 微带线与阻抗匹配设计第23-24页
        3.2.5 机载电瓶电量计模块设计第24-26页
        3.2.6 CAN 总线数据传输模块设计第26-27页
        3.2.7 RS232 电平转换模块设计第27页
        3.2.8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第27-29页
        3.2.9 编程调试模块设计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机载通讯终端的软件开发第31-69页
    4.1 通信协议设计第31-34页
        4.1.1 挖掘机仪表板(或控制器)和机载通讯终端之间的协议第31-33页
        4.1.2 远程监控平台与机载通讯终端之间的协议第33-34页
    4.2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第34-61页
        4.2.1 STM32 系统初始化第34-36页
        4.2.2 USART 模块驱动第36-41页
        4.2.3 CAN 总线模块驱动第41-45页
        4.2.4 IIC 总线模块驱动第45-49页
        4.2.5 电量计 BQ34Z110 驱动第49-52页
        4.2.6 BD2/GPS 模块驱动第52-56页
        4.2.7 SIM5218 无线通信模块驱动第56-60页
        4.2.8 电源管理模块驱动第60-61页
    4.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 的移植第61-63页
        4.3.1 μC/OS-II 的移植第61-62页
        4.3.2 STM32 上运行μC/OS-II 的步骤第62-63页
    4.4 应用程序设计第63-68页
        4.4.1 数据上传任务第63-64页
        4.4.2 数据下传任务第64页
        4.4.3 低功耗工作任务第64-66页
        4.4.4 短消息任务第66-67页
        4.4.5 挂起恢复任务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远程监控平台的设计第69-89页
    5.1 系统总体分析第69-70页
    5.2 用户信息模块设计第70页
    5.3 通信模块设计第70-74页
        5.3.1 TCP/IP 网络连接第71-72页
        5.3.2 线程管理第72-73页
        5.3.3 数据帧读写第73-74页
    5.4 监控模块设计第74-75页
    5.5 基于 Google Earth 的地图模块设计第75-87页
        5.5.1 基于 Google Earth API 的二次开发第75-78页
        5.5.2 动态地图定位第78-81页
        5.5.3 静态地图跟踪第81-87页
    5.6 管理模块设计第87-88页
    5.7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北斗定位算法初步探究第89-101页
    6.1 北斗单系统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第89-94页
        6.1.1 建立伪距观测方程组第89-91页
        6.1.2 伪距观测方程组线性化第91-94页
        6.1.3 求解线性方程组第94页
        6.1.4 更新非线性方程组的根第94页
    6.2 BD2/GPS 双系统联合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第94-96页
        6.2.1 时空基准的统一第94-95页
        6.2.2 双系统联合定位第95-96页
    6.3 定位精度分析对比第96-100页
        6.3.1 定位误差的方差分析第96-99页
        6.3.2 定位精度对比实验验证第99-100页
    6.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7章 结论第101-104页
    7.1 总结第101-102页
    7.2 创新点归纳第102页
    7.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复杂网架吊装方案设计与安装顺序模拟分析
下一篇: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