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一致性分析结果向可信度转换方法及工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模型验证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模型验证工具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VV&A 与可信度评估关系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仿真模型验证的主要流程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模型验证的基本流程 | 第16-17页 |
2.3 模型验证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7-19页 |
2.4 模型验证方法的确定 | 第19-22页 |
2.4.1 模型验证中数据分类 | 第19页 |
2.4.2 模型验证方法的确定 | 第19-21页 |
2.4.3 模型验证结果的描述与可信度的描述 | 第21-22页 |
2.5 指标综合方法 | 第22-25页 |
2.5.1 层次分析法 | 第22-24页 |
2.5.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数据一致性分析结果向可信度的转换方法 | 第26-42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可信度的度量及距离模型 | 第26-29页 |
3.2.1 可信度的度量 | 第26-27页 |
3.2.2 可信度的距离模型 | 第27-29页 |
3.2.3 模型的合理性分析 | 第29页 |
3.3 时域法分析结果向可信度转换方法 | 第29-35页 |
3.3.1 TIC 法分析结果向可信度的转换方法 | 第29-33页 |
3.3.2 灰色关联法分析结果向可信度的转换方法 | 第33-35页 |
3.4 频域法分析结果向可信度转换方法 | 第35-41页 |
3.4.1 窗谱分析法 | 第36-37页 |
3.4.2 最大熵谱分析法 | 第37-40页 |
3.4.3 相容性检验结果向可信度转换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模型验证辅助工具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 第42-51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仿真模型验证辅助工具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4.2.1 功能需求 | 第42-43页 |
4.2.2 性能需求 | 第43页 |
4.3 模型验证辅助工具总体设计 | 第43-46页 |
4.3.1 体系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4.3.2 功能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4.3.3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4.4 模型验证辅助工具关键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4.4.1 模型验证对象模块设计 | 第47页 |
4.4.2 模型验证方案生成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4.4.3 模型验证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4.5 模型验证辅助工具的实现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仿真模型验证实例 | 第51-58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制导控制仿真模型验证指标体系 | 第51-52页 |
5.3 时域法分析结果转换的应用 | 第52-55页 |
5.4 频域法分析结果转换的应用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数据结构表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