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游意象空间研究--基于城市意象理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3.2 国外关于旅游意象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3 国内关于旅游意象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4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3 研究创新 | 第16-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意象空间理论 | 第18-19页 |
2.1.1 认知距离 | 第18页 |
2.1.2 空间变形 | 第18页 |
2.1.3 亲地情结 | 第18页 |
2.1.4 可评判性 | 第18-19页 |
2.1.5 空间认知过程 | 第19页 |
2.2 城市意象空间理论 | 第19-20页 |
2.2.1 环境意象 | 第19页 |
2.2.2 城市意象要素 | 第19-20页 |
2.3 城市旅游意象空间 | 第20-22页 |
2.3.1 城市旅游意象要素 | 第20-21页 |
2.3.2 城市旅游意象结构 | 第21-22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2-26页 |
3.1 自然条件 | 第22页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2-23页 |
3.3 旅游发展状况 | 第23-26页 |
3.3.1 旅游业基础 | 第23-24页 |
3.3.2 旅游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4 大连市旅游意象实证研究 | 第26-39页 |
4.1 实施步骤 | 第26-27页 |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4.2.1 样本的人口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4.3 大连市旅游意象空间分析 | 第29-35页 |
4.3.1 旅游意象构成要素分析 | 第29-31页 |
4.3.2 旅游意象图类型及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4.3.3 旅游意象空间结构 | 第33-35页 |
4.4 不同群体的旅游意象空间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4.4.1 居民与游客意象图的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4.4.2 居民与游客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4.5 意象图与实际地图的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5 大连市旅游意象空间优化策略 | 第39-42页 |
5.1 完善城市旅游交通体系 | 第39页 |
5.2 整合区域要素 | 第39-40页 |
5.3 突出节点要素 | 第40页 |
5.4 重视标志和边界要素 | 第40-42页 |
6 结论 | 第42-4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4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大连市旅游意象空间调查问卷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