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妇女论文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难探析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1-19页
    (一)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 理论意义第11页
        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8页
        3. 相关评述第18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第18-19页
        1. 文献分析法第19页
        2. 问卷调查法第19页
    (四) 论文的创新点第19页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女大学生就业的概述第19-25页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女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第19-20页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第19-20页
        2. 女大学生就业第20页
        3. 男女平等第20页
    (二) 女大学生就业的特点第20-21页
        1. 就业难度大第20-21页
        2. 就业过程时间较长第21页
        3. 就业意向趋于稳定化第21页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内容第21-23页
        1. 男女平等是衡量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第21-22页
        2. 阶级社会的不平等是男女不平等的重要原因第22页
        3. 参加社会劳动是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第22-23页
        4. 妇女对人类自身生产和社会生产具有特殊贡献第23页
    (四)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意义第23-24页
        1. 有助于提高对男女平等重要性的认识第23-24页
        2. 有助于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女大学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第24页
        3. 有助于从劳动分工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第24页
    (五) 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的必要性第24-25页
        1.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第24-25页
        2. 男女平等就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第25页
        3. 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第25页
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5-31页
    (一)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第25-28页
        1.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概况第26页
        2. 女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第26-28页
    (二) 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方面第28-30页
        1.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所改善第28页
        2. 就业服务体制逐渐完善第28-29页
        3.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第29页
        4. 女大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的意识逐渐增强第29-30页
    (三) 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1. 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少于男大学生第30页
        2. 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于男大学生第30-31页
        3. 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于男大学生第31页
        4. 缺乏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规定第31页
三、女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41页
    (一) 男尊女卑的观念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第31-34页
        1.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1-32页
        2. 男强女弱的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2-33页
        3. 男主女从的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3-34页
    (二) 社会制度不健全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第34-36页
        1. 男女在劳动分工和用人权上的差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4-35页
        2. 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5-36页
        3. 国家对女性就业的保障制度不健全第36页
    (三) 高校缺乏男女平等的教育内容第36-38页
        1. 高校教育主体缺乏性别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第36-37页
        2. 高校缺乏开设男女平等的相关课程第37-38页
        3. 高校缺乏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划指导第38页
    (四) 家庭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8-40页
        1. 家长对于男女角色的不同期待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8-39页
        2. 家长对于稳定工作偏好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9页
        3. 家庭人脉资源缺乏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39-40页
    (五)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其就业第40-41页
        1.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导致女大学生过多的关注家庭第40页
        2. 男强女弱的观念导致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第40页
        3. 女大学生对自身优劣势认识不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第40-41页
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第41-53页
    (一) 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第41-43页
        1. 树立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理念第41页
        2. 吸纳当代最新的性别平等思想第41-42页
        3. 政府制定公共决策应具有男女平等的意识第42-43页
        4. 大众传媒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观念第43页
    (二)完善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第43-47页
        1. 政府要执行联合国制定的《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规定第44页
        2.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制定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第44页
        3. 建立健全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第44-45页
        4. 建立健全男女平等的就业保障制度第45-46页
        5. 完善家务劳动制度第46-47页
    (三) 增加高校男女平等的教育内容第47-49页
        1. 完善高校教育主体男女平等的观念第47页
        2. 高校要开设男女平等的相关课程第47-48页
        3. 加强高校对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第48页
        4. 高校要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第48-49页
    (四) 提高家庭成员对男女平等的认识第49-51页
        1. 家长要改变对于稳定工作的偏好第49-50页
        2. 提高家长对男女平等重要性的意识第50页
        3. 社区要为家长提供男女平等教育学习平台第50-51页
    (五) 促进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第51-53页
        1. 突破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第51页
        2. 增强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第51页
        3. 认清自己,增强抒业的针对性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协商民主功能研究
下一篇:壮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以广西板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