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项目建设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3 建设项目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 | 第17页 |
1.3.2 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 第17-18页 |
1.3.3 环境影响的预测 | 第18页 |
1.3.4 综合分析评价 | 第18页 |
1.4 编制依据 | 第18-20页 |
1.4.1 国家法律法规 | 第18-19页 |
1.4.2 地方法规 | 第19页 |
1.4.3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第19-20页 |
1.4.4 技术标准及规范 | 第20页 |
1.4.5 技术文件和资料 | 第20页 |
1.5 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 第20-22页 |
1.5.1 评价因子 | 第20-21页 |
1.5.2 评价等级 | 第21页 |
1.5.3 评价范围 | 第21-22页 |
1.6 项目研究意义、内容以及目标 | 第22-23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第23-31页 |
2.1 现有公路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2.1.1 现有道路状况 | 第23页 |
2.1.2 现有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2.2 项目性质 | 第24页 |
2.3 项目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 第24页 |
2.4 交通量预测 | 第24-26页 |
2.4.1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5页 |
2.4.2 主要工程数量 | 第25-26页 |
2.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第26-31页 |
2.5.1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识别 | 第26-28页 |
2.5.2 污染源强分析 | 第28-31页 |
第3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1-41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1-33页 |
3.1.1 地形地貌 | 第31页 |
3.1.2 气象条件 | 第31页 |
3.1.3 地质 | 第31-32页 |
3.1.4 地震 | 第32-33页 |
3.1.5 水文 | 第33页 |
3.2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 第33-34页 |
3.2.1 项目直接影响区经济概况 | 第33-34页 |
3.2.3 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 第34页 |
3.2.4 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 第34页 |
3.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4-36页 |
3.3.1 土壤及土地利用现状 | 第34-35页 |
3.3.2 植被现状 | 第35-36页 |
3.3.3 动物资源现状 | 第36页 |
3.3.4 农业生态现状 | 第36页 |
3.4 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 第36-39页 |
3.4.1 声环境现状及敏感点调查 | 第36-37页 |
3.4.2 监测方法 | 第37页 |
3.4.3 监测布点及监测结果 | 第37-38页 |
3.4.4 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38-39页 |
3.5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9-40页 |
3.5.1 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 第39-40页 |
3.6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40-41页 |
3.6.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 第40页 |
3.6.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 第40-41页 |
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41-55页 |
4.1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4.1.1 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41页 |
4.1.2 拟建公路与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第41-42页 |
4.1.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4.2 水环境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4.2.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4.2.2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第44-45页 |
4.3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和评价 | 第45-47页 |
4.3.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4.3.2 营运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与评价 | 第47页 |
4.4 声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第47-53页 |
4.4.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 第47-49页 |
4.4.2 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49-53页 |
4.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4.5.1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4.5.2 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第5章 环境风险分析 | 第55-58页 |
5.1 风险识别 | 第55页 |
5.2 水污染事故风险概率分析 | 第55-56页 |
5.3 事故后果分析 | 第56页 |
5.4 环境风险管理 | 第56-58页 |
第6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第58-65页 |
6.1 设计期环保对策措施 | 第58-60页 |
6.1.1 工程设计中已经考虑的环保措施 | 第58-59页 |
6.1.2 下阶段设计中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 第59-60页 |
6.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第60-65页 |
6.2.1 建议在施工前招投标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 第60页 |
6.2.2 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第60-61页 |
6.2.3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 第61页 |
6.2.4 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 第61-62页 |
6.2.5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 第62页 |
6.2.6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第62-64页 |
6.2.7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 第64-65页 |
第7章 公众参与 | 第65-70页 |
7.1 公众参与目的 | 第65页 |
7.2 公众参与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 第65-66页 |
7.2.1 调查方法 | 第65页 |
7.2.2 调查对象 | 第65-66页 |
7.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66-67页 |
7.3.1 单位团体调查结果 | 第66页 |
7.3.2 个人调查结果 | 第66-67页 |
7.4 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 | 第67-68页 |
7.5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第8章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计划 | 第70-73页 |
8.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第70-71页 |
8.1.1 环境管理计划目标 | 第70页 |
8.1.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 第70-71页 |
8.1.3 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 第71页 |
8.2 环境监测计划 | 第71-73页 |
8.2.1 监测目的及原则 | 第71页 |
8.2.2 监测机构 | 第71页 |
8.2.3 环境监测计划实施 | 第71-72页 |
8.2.4 监测报告制度 | 第72-73页 |
第9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73-81页 |
9.1 工程概况与建设必要性 | 第73-74页 |
9.1.1 工程概况 | 第73页 |
9.1.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第73-74页 |
9.1.3 项目选线的合理性 | 第74页 |
9.2 环境保护目标 | 第74页 |
9.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 第74-75页 |
9.3.1 自然环境现状 | 第74页 |
9.3.2 生态环境现状 | 第74-75页 |
9.3.3 社会环境 | 第75页 |
9.3.4 声环境 | 第75页 |
9.3.5 环境空气 | 第75页 |
9.3.6 水环境 | 第75页 |
9.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第75-77页 |
9.4.1 生态环境 | 第75-76页 |
9.4.2 社会环境 | 第76页 |
9.4.3 水环境 | 第76页 |
9.4.4 声环境 | 第76-77页 |
9.4.5 环境空气 | 第77页 |
9.5 环境保护措施 | 第77-78页 |
9.6 公众参与结论 | 第78-79页 |
9.7 综合结论 | 第79页 |
9.8 建议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